《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稿 > 抗日英烈單學優
抗日英烈單學優
作者:張茂華 責任編輯:趙雨希 來源:《鐵軍》 日期:2016-03-29 瀏覽次數:8329
單學優,1921年出生在江蘇興仁鎮卐字街口(今民主街菜市場后巷暢春樓),幼時父母雙亡,他和弟弟靠哥哥單學渠做洋紗生意維持生計,日子過得十分艱辛。
1938年春,日本侵略軍侵占了南通城,在平潮、興仁、石港、金沙等地扶植了偽政權,到處構筑碉堡、工事。偽區長李祖恩同偽團長趙倫儀狼狽為奸,無惡不作,百姓處于水深火熱之中。1940年秋,新四軍向南通、如東、海門、啟東挺進,先后在蘇中四分區各縣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親眼目睹日本侵略者及漢奸隊伍的種種暴行后,20歲的單學優義憤填膺。在兄長的支持下,他毅然和學友顧漢文一起報名參加了位于蘇中四分區掘港西方寺的抗日軍政學校。1941年,畢業后的單學優擔任南通縣警衛團二營見習排長,第二年即光榮入黨。他在家排行老二,身材胖且高大,時人都叫他“二胖子”。興仁鎮地處南通與通東、通北的咽喉位置,成為敵我“拉鋸”之地,斗爭尖銳復雜,革命異常艱苦。在短短幾年的對敵斗爭中,單學優機智勇敢,直到今天,興仁鎮還流傳著他的故事。
在街頭河岸邊,兩個鬼子正在縮著身子哈氣取暖,抬頭發現了兩個木匠,急忙“咔嚓”一聲拉起了槍栓:“什么的干活?”“老木匠”緊上一步,對著其中一個鬼子點頭哈腰:“太君亞西!太君大大的亞西!”說時遲那時快,只見“小木匠”一個箭步沖到鬼子背后,掄起鋒利的板斧,“咔嚓”一聲結果了他。另一個鬼子急忙端起三八大蓋,嘴里直嚷嚷:“巴格!”早有準備的“老木匠”按照事先商量好的辦法,跳到鬼子身后,用一只大麻袋把鬼子死死套住,再用麻繩捆得結結實實,急得鬼子在麻袋里哇哇亂叫。
兩個“木匠”繳了兩支三八大蓋,像搬死豬一般,合力把鬼子俘虜扔到河邊事先準備好的船上。一根繩子正系在船頭和對面河邊的一棵樹上。他們兩手交替把船拉到對岸,扛起麻袋上了岸。敵人聞風追來,單學優他們早已不知去向。單學優回到連隊風趣地說:“我們今天殺了一頭豬,捉了一頭豬!”
事后,偽團長趙倫儀和偽區長李祖恩暴跳如雷,立即派人去單學優的家里逼迫單學渠交出弟弟。單學渠沒有出賣新四軍,敵人給他扣上一頂“新四軍的坐探”的帽子,把他抓到區公所。后來,家人用兩萬元偽幣才把人贖了回來。
1942年農歷八月中旬,秋高氣爽,桂花飄香。一天夜里,單學優和幾個戰士化裝成商人模樣,用竹篙撐著滿載棉花的木船,從闞安向東航行,經過何家橋河段時,故意弄出響聲來。果然,站崗的兩個偽軍提著槍奔到河邊,大聲吆喝起來:“停船!停船!要檢查!”單學優連忙讓船靠了岸,連連打招呼:“老總,就是些棉花,沒有違禁物品!”這時兩個偽軍跳上了船,惡狠狠地說:“到底裝了什么?你們懂規矩嗎?”原來這個所謂“規矩”,就是給他們“買路錢”。說時遲那時快,兩個偽軍腳跟還沒有站穩,四個新四軍戰士緊緊抱住他們,其他戰士用麻繩把兩人捆得結結實實,用棉花把嘴巴塞嚴,然后把他們“撲通”、“撲通”推到河心,這叫“扎粽子”。接著,早就埋伏在偽軍據點周圍的新四軍部隊一躍而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涌進據點。20多個偽軍在睡夢中驚醒,在新四軍一片“繳槍不殺”“優待俘虜”的喊聲中,多數舉手投降。少數企圖頑抗,被當場擊斃。
這一戰,打得干凈利落,繳獲了20余支長短槍和幾百發子彈,搗毀了聯防隊的窩,為當地百姓除了一害。
在這種形勢下,單學優和民運科長顧紀以及顧明武秘密在穆家園一個群眾家里開會。就在這時,五個日偽特務化裝成農民混進了村子。其中一個特務在向群眾問路時,無意中瞥見了單學優。他急忙大聲招呼其他特務:“二胖子在這里!快抓活的!快!”
在這種意外突發的危險時刻,單學優極其冷靜,他馬上叫兩位同志隱蔽,自己從腰間掏出一顆手榴彈,拉開了引線,用力扔向剛剛沖進大門的五個特務。手榴彈狠狠地砸在大門框上,反彈時在低空中轟然炸開,當場炸死兩個特務,其余的特務見勢不妙,回頭奪門而逃。但一塊彈片砸入單學優的右膝蓋。因條件艱苦,藥品奇缺,傷口后來嚴重感染,引發了敗血癥,單學優于1943年1月30日不治身亡,年僅22歲。
單學優生前,敵偽曾經發布通緝懸賞令:活捉單學優,賞大洋1000;打死單學優,賞大洋500!這位年紀輕輕卻讓敵人聞風喪膽的抗日英雄,將鮮血和生命灑在了他所熱愛的故土,值得后人永遠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