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稿 > 彭雪楓將軍的革命精神
彭雪楓將軍的革命精神
作者:聶皖輝 責任編輯:趙雨希 來源:《鐵軍》 日期:2016-03-09 瀏覽次數:8329
為了緬懷抗日名將彭雪楓功垂祖國、澤被長淮的生平業績,我懷著深深的敬意,搜集有關他的文史和戰史資料,研讀有關他的生平和業績的書籍。潛移默化之中,我深為他那輝煌的業績、高尚的品德所景仰,更為他那崇高的革命精神所感動。1907年9月9日,彭雪楓生于河南省鎮平縣七里莊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1925年進入北京育德中學學習,6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次年9月轉入中國共產黨。
彭雪楓20年的奮斗史冊上,黨安排他到哪里,他就到那里,哪里最危險最困難,他就出現在那里,無論在什么崗位上,他都兢兢業業地工作著和英勇無畏地戰斗著。他從不居功自傲,從不計較個人的榮辱和得失。他率部到皖東北后,曾多次報請華中局,要求鄧子恢到四師任政治委員。他常說:“一切都是黨的,人民的,連自己的生命都是屬于黨和人民的。”1944年9月彭雪楓犧牲后,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彭德懷、陳毅在共同挽詞中,稱贊他“一世忠貞,是共產黨人好榜樣”。
在抗日救國的前線,彭雪楓身先士卒,經歷了無數次的考驗。1938年,他帶領300人的隊伍,挺進豫東,把華中敵人的后方變成前線。新四軍重建軍部之后,他率領第四師指戰員,以洪澤湖為依托,在淮北大地上進行大小數百次戰斗,取得了一個接一個的勝利。1942年冬,粉碎日軍33天的大掃蕩。1943年春,在山子頭自衛戰中,擊斃國民黨反共頑固分子王光夏,活捉國民黨江蘇省政府主席韓德勤。
彭雪楓大智大勇,他指揮打仗,總愛“靠前指揮”,甚至親自偵察進攻線路,直接掌握敵情變化。他總是說:“作為指揮員,不能像瞎子一樣盲目指揮,為了避免造成不應有的傷亡,我不到第一線怎么行!”他經常教育干部“任何時候也不要忘記對人民負責、對戰士負責和對黨負責的一致性”。正是由于他的英勇無畏的表率作用,新四軍四師也很快培養起敢打敢拼、勇猛頑強的戰斗作風。彭雪楓犧牲后,中共中央在悼詞中贊揚他為“英勇的戰士,天才的指揮員”,中共中央華中局盛贊他“是一個智勇雙全與英明能干的軍事家和政治家”。
1942年11月13日,日軍由徐州、宿遷、睢寧、泗縣、盱眙、固鎮各據點出發,五路向蘇皖邊區分進合擊,總兵力近萬人,并以飛機、汽艇相配合,企圖一舉殲滅四師主力。彭雪楓指揮邊區軍民,運用游擊戰術,和日偽軍浴血奮戰,持續達33天之久。在這次反掃蕩中,四師部隊兩襲馬公店,三打金鎖鎮,圍攻泗縣城,堅守朱家崗,破擊泗靈公路,給日偽以很大打擊。在那艱苦卓絕的日子里,彭雪楓和邊區軍民同甘共苦,他堅持和戰士一起食宿,“白天隱蔽封鎖消息,夜晚行動,跋山涉水”,運籌指揮,表現出頑強的戰斗精神和高超的指揮藝術,極大地激發了軍民的戰斗力。
彭雪楓畢生生活簡樸,衣服破了也是自己縫補。彭雪楓犧牲后,組織上清理他的遺物,發現只有兩套軍衣和一床補了又補的被子,除此之外,身無長物。
1943年8月18日,淮北地區泗南大柳巷一帶因淮河水猛漲,河堤決口。在此危急關頭,彭雪楓得到報告,立即動員師部及附近機關部隊協同群眾搶險。他親自抱草抬土堵決口,并率先縱身跳入水中,以身軀擋住洪流。干部戰士見狀,紛紛跳下,組成人墻,協助民工排險。經過六個多小時的搶救,決口終于被堵住,保護了數萬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彭雪楓和他領導的新四軍四師這塊歷史的“豐碑”,永遠矗立在老百姓的心中!
1941年皖南事變后,國民黨湯恩伯部大舉進攻豫皖蘇邊區,彭雪楓率部隊進行了三個月艱苦卓絕的反頑斗爭后,按中共中央指示轉移到津浦路以東。1941年7月在淮寶縣仁和集召開的四師團以上干部會議上,彭雪楓總結了路西的工作,特別是三個月反頑斗爭的經驗和教訓。他在肯定路西3年來各方面工作成績的同時,就路西的軍事、政治、群眾、根據地建設、統戰、敵偽軍工作,以及干部政策、地方武裝政策、領導方法等,作了嚴肅的自我批評。會后,彭雪楓接連寫信、著文、作報告,主動將自己的缺點、錯誤講給領導、部下和群眾聽,“好使人家了解我們在路西奮斗中的經驗教訓”。在坦率解剖自己的同時,還虛心地聽取同志們的意見和批評,并主動地和一些持不同意見的同志交換意見,溝通思想,表現出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坦蕩胸懷。彭雪楓這種嚴格要求自己、知錯即改的優良品德和坦蕩胸懷,使許多同志深受感動和教育,因而更加引起了廣大官兵對他的愛戴和尊敬。新四軍代軍長陳毅在《追憶彭雪楓同志》一文中寫道:“多年在革命斗爭中有功勞的人,如雪楓同志,他敢于揭露自己,批評自己,這種勇猛精進的革命精神,正是我們同志們應向他學習的,連我自己在內?!?/span>
1944年,彭雪楓在華中局的整風學習中,對路西反頑斗爭的失利,再一次作了深刻的自我反省與自我批評。他的自我批評發自肺腑,開誠布公,感人至深。彭雪楓犧牲后,陳毅在悼念他的詩中寫道:“整風事不易,自省為更難,洗濯冒冰雪,欽君不畏寒”,對他的自我批評精神,再次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堅持原則 實事求是
彭雪楓在山西、河南敵后工作期間,堅決執行中共中央、毛澤東關于停止內戰、共同對敵的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并能把堅定的原則性和斗爭策略的靈活性密切地結合起來。他不分晝夜地與各界人士進行長時間的交談,以真誠的態度、令人悅服的言詞,取得許多地方實力派對中國共產黨的同情和援助。1936年10月下旬,彭雪楓到太原辦事處工作,頻繁接觸閻錫山的代表——閻錫山的外甥梁化之,通過他做閻錫山的統戰工作,并及時將有關情況報告中共中央。由于彭雪楓的統戰工作,閻錫山在西安事變中“態度曖昧,保持中立”,使紅軍能夠順利集中到三原地區而未受到閻錫山從背后干擾,對保證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之后,彭雪楓繼續留在太原,從事中共與閻錫山的聯系及爭取工作??箲鸨l、紅軍改編后,太原秘密聯絡處改為八路軍駐晉辦事處,彭雪楓任八路軍總部少將參謀處長兼駐晉辦事處主任,同時兼任中共中央北方局聯絡局書記,負責指導晉、冀、魯、察四省和北平、天津兩市的統戰工作。他特別強調:“日本帝國主義已下了滅亡中國的決心,中日全面戰爭已不可避免。但只要全國各黨派、各民族團結起來,結成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國就不會亡,就能夠最后戰勝日本帝國主義。”這期間,彭雪楓為中共的統戰工作和抗日根據地的建立,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1943年10月到1944年3月,泗陽縣委搞肅反出現擴大化,弄出一樁所謂“三青團”假案,5個月內,逼出了1000余名“三青團員”,并逮捕了150多人。就在“泗陽案件”擴大化時,彭雪楓認真研究了案情及駐軍九旅的反映,認為此案的真實性可疑,必須及時清理。彭雪楓和劉瑞龍二人共同署名,電告在軍部參加會議的鄧子恢,鄧子恢得知此案后,報請華中局派新四軍軍部保衛部長梁國斌到淮北,一起主持全案的審查。經過調查研究,反復核證,最后徹底弄清全案虛構真相。于是,給蒙冤的同志平了反,徹底糾正了泗陽縣委肅反擴大化的錯誤,挽回了黨的政治影響。
1943年8月下旬,在淮北中學發生了一起“進步青年救國團”案件。起因是一個17歲的女學生,偷了別人的錢,問題暴露后,她捏造說是另一個有“特務嫌疑”的女學生指使她干的?;粗蓄I導不作調查研究,先后將42人打成“特務分子”。邊區公安局受理此案后,也采取逼供信的方式辦案,以致所謂的“特務分子”增加到56人。有一天,敵機把關在邊區公安局的一名“重點對象”炸死了,公安人員在他身上發現許多寫著“冤枉”兩字的紙條。區黨委十分慎重地進行了研究,決定由彭雪楓主持此案的復審。他從調查研究入手,親自調閱有關資料,找有關干部調查案情,并用四天時間對所謂主要人犯進行審問,終于弄清了這是一起編造的假案。隨后,淮北區黨委進行了平反工作。
彭雪楓對軍隊政治工作多有建樹。1937年10月,他應第二戰區總動員委員會主任、著名愛國人士續范亭的邀請,到山西大學發表題為《游擊隊政治工作》的長篇演說。他以生動的語言,講述了敵后開展游擊戰的必要性,闡述了游擊隊的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強調“政治工作是軍隊的生命線”。后來,這篇稿子被延安解放出版社出版,定名為《游擊隊政治工作教程》,并在各抗日根據地發行,成為敵后游擊隊政治工作的指導性教材。這些經驗,在豫皖蘇邊區和四師部隊又有了發揚光大。
彭雪楓十分重視知識分子。他在山西臨汾辦學兵隊,在河南竹溝辦教導隊,在新四軍四師辦隨營學校、抗大第四分校,廣泛吸取青年知識分子參加革命,并親自授課,兼任校長。他在工作中充分信任和大膽使用知識分子,使他們堅定革命信念,積極參加革命斗爭的鍛煉。在他的主持下,新四軍四師以老紅軍為骨干,大量吸收青年知識分子和工農群眾,較快地建成了一支富有朝氣、非?;钴S、新老干部團結好的堅強部隊。
彭雪楓善于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及時推廣,進行強有力的政治工作。寫工作總結,起草講話稿,他都親自動手,從不假手他人。由于來自實踐,他寫的文稿通俗流暢、氣勢磅礴,他的講話深入淺出、有聲有色,人們都愛看彭師長寫的文章,愛聽彭師長作的報告。他把宣傳群眾、發動群眾、組織群眾作為自己工作中的首要任務。雖然身為軍事指揮員,卻在辦好黨報和劇團上傾注了不少心血。當時,人們熟知新四軍四師有三件寶:騎兵團、拂曉劇團、《拂曉報》。彭雪楓親自參與《拂曉報》的編輯工作,使這張報紙在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鼓舞戰斗意志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毛澤東曾表揚《拂曉報》,說它是“辦的好”的邊區報紙之一。彭雪楓親自創建和領導的拂曉劇團,深受邊區軍民的熱愛與歡迎。
彭雪楓一生中所表現出來的這些高尚品德,崇高的革命精神,是我們黨和國家寶貴的精神財富!彭雪楓犧牲已經60多年了。與那個時候相比,時代變了,條件變了,環境變了,但是,他的革命精神仍然熠熠生輝,需要我們去繼承和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