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綿綿思念 > 新四軍未了情 ——何德漾一家三代感懷新四軍傳佳話
新四軍未了情 ——何德漾一家三代感懷新四軍傳佳話
作者:高照人 陳新彩 葉之茂 責任編輯:魏冉 來源:《鐵軍》 日期:2016-01-22 瀏覽次數:8331
他,不是新四軍老戰士,也不是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的會員。然而,在蕪湖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都傳頌著蕪湖市振興橡塑有限公司董事長何德漾一家三代感懷新四軍的佳話。
知恩圖報
新中國建立前,何德漾一家居住在江北含山縣一個偏僻的山旯旮里,一家幾口人僅靠兩畝荒地艱難度日。1943年3月的一天,一伙土匪竄到他們家,翻箱倒柜,勒索錢財。當這伙土匪一無所獲時,點火燒了他家3間茅草棚,還將其父五花大綁作為“人質”押走,并揚言“拿錢來贖人,不拿錢就撕票”。母親跪地求饒,喪心病狂的匪徒將其打昏在地。年幼的何德漾和弟妹邊往山間的小路上跑,邊哭喊“救命啊!救命啊!”恰在此刻,一支新四軍隊伍途徑這里,聽到哭喊的求救聲,一陣風似的跑了過來。新四軍神兵天降,嚇得土匪丟下人質落荒而逃。新四軍戰士一邊忙著給老人松綁,一邊奮不顧身沖進火海,救下了正在燃燒著的3間茅草棚,部隊衛生員還為其母親看病療傷……一切完畢后,幾位新四軍戰士連個姓名都未留下,就悄悄離開追趕隊伍去了……
父親說:“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救了我們,知恩圖報,我們一定要跟著共產黨新四軍打天下,求解放!”之后,父親走出了山旯旮,走進了支前隊伍。新四軍部隊打到哪里,他就和支前隊伍支前到那里。從淮海戰役到渡江戰役,從寧滬杭戰役到福州戰役,直到紅旗插到福州的城樓上,他才依依不舍地離開支前隊伍,回到闊別數年的山鄉。
1983年7月,老父病危彌留之際,把何德漾等兒女叫到床前,斷斷續續地囑托道:“當年,是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救了我們……給了我們家第二次生命……你們要世世代代聽黨話,跟黨走,不忘當年新四軍救命之恩!”
著力傳承
改革開放之后,黨的富民政策似春風、像春雨滋潤著億萬農民的心田,成千上萬的“泥腿子”,紛紛走出家門,走進了城市。膽大心細的何德漾領著一家人走出含山,跨過長江,來到江城蕪湖。他來到國家級的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捕捉到具有國家自主產權、名揚國內外的“奇瑞”汽車發展前景看好,而為其配套的橡塑產品供不應求的信息后,便選擇在開發區新建的長春路西“廣大工業園區”內,租賃了幾間廠房,請來技術人員,興辦了“蕪湖市振興橡塑有限公司”,生產為“奇瑞”汽車配套的橡塑產品。
“有志者事竟成”。經過幾年的艱苦創業,滾動發展,企業“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又經過幾年上新項目,增加品種,擴大規模,企業越辦越興旺。走上了致富之路的何德漾始終未忘老父親的臨終囑托,越發對當年的新四軍感懷不已。一天,當他從報刊上了解到蕪湖市成立了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的信息時,喜出望外,找上門來,積極要求參與新研會的各項活動。
當市新研會遇上經濟拮據時,只要何德漾聞訊,他就會慷慨解囊,排憂解難。一次,當他得知市新研會要召開一次重要會議但經費一時沒有著落,就主動找市會領導,情真意切地說:“當年,如果沒有新四軍在危難之際出手相救,就沒有今天我們一家人。如果沒有黨的改革開放富民的好政策,更沒有我們一家人的今天。為了研究新四軍歷史,弘揚新四軍鐵軍精神,教育下一代,捐點款,出點錢,我義不容辭!”市會領導見他如此懇切,收下了他捐的2萬元的會議贊助費。
代代相傳
何德漾作為對新四軍未了情的承上啟下的傳人,在他的言傳身教下,他們一家三代對新四軍感懷之情一脈相承。在家里,何德漾常和兒孫們談家常,憶家史:從新中國建立前逃荒要飯的苦難,講到解放后翻身做主人;從改革開放前家庭的困境,講到改革開放后的溫飽;從走出田野進城,講到如今發家致富奔小康……尤其是當年遭土匪搶掠,茅棚被燒,爺爺被綁,奶奶被打,一家人生死存亡的關頭,是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出手相救的歷史,激起了兒孫們對舊社會兵匪患的刻骨仇恨,更激起了兒孫們對今天幸福生活的珍惜熱愛。而每當談及家庭的今昔變化,何德漾總是語重心長地告誡兒孫們:“對當年新四軍的救命之恩,我們一家人祖祖輩輩都不能忘。”
也正因為何德漾懷著對當年新四軍感懷的情思,并通過他言傳身教,如今,他的兒孫們也養成了學習、研究、宣傳、傳承新四軍精神的“好家風”。他們愛讀宣傳新四軍歷史的《鐵軍》雜志,愛聽新四軍戰士老前輩講述當年英勇奮戰的戰斗故事,愛唱《新四軍軍歌》等歷史歌曲,愛看反映新四軍浴血奮戰的影視作品……
兒孫們異口同聲地表示,一定要牢記長輩的教誨,接過他們對新四軍未了情的接力棒,沿著他們走的擁軍路一代一代走下去,讓新四軍的鐵軍精神大放光芒,光照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