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扶貧開發心系弱勢群體
扶貧開發心系弱勢群體
作者:陸海忠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16-01-15 瀏覽次數:8324
近兩年來,海門市老區建設促進會在海門市委、市政府直接領導下,在省和南通市老促會的關心指導下,心系老區弱勢群體,努力搞好扶貧開發,成效頗為明顯,被幫扶的低收入戶和貧困戶都較大幅度地增加了收入,加快了老區脫貧致富步伐。
海門市老促會理事長陸海忠(中)、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胡立成(右二)、常務理事韓芒雄(右一)在悅來鎮仲文村書記徐勇(左一)陪同下,將扶貧開發資金送到低收入戶手中
近兩年來,海門市老區建設促進會在海門市委、市政府直接領導下,在省和南通市老促會的關心指導下,心系老區弱勢群體,努力搞好扶貧開發,成效頗為明顯,被幫扶的低收入戶和貧困戶都較大幅度地增加了收入,加快了老區脫貧致富步伐。
籌募資金,夯實基礎,不斷增強扶貧開發實力
資金,是搞好扶貧開發的堅實支撐。我市扶貧資(基)金在落實財政資金占大頭的基礎上,堅持在黨委、政府領導下,走宣傳發動、企業帶頭、各界參與、多元募捐資金之路,扶貧開發資(基)金逐步壯大,扶貧開發實力逐步增強。
首先是依靠政府財政支持。2011年市財政一次注入扶貧基金400萬元,加上2011年之前和2012年募集的75萬元,2013年共有扶貧開發基金475萬元;2014年市政府又注入扶貧基金1000萬元,現有扶貧開發基金1475萬元,打算在年底前進一步擴大扶貧開發基金盤子,力爭突破1500萬元,不斷壯大扶貧開發實力,擴大扶貧開發項目規模。
其次是鼓勵社會各界參與。近兩年來,駐會人員到企事業單位做工作,廣泛發動社會各方力量參與扶貧開發,不遺余力籌集資(基)金。我們還發動園區、鄉鎮所屬效益較好的、愿為扶貧事業作貢獻的企業和各界人士捐資助貧。2014年初就實現了捐資開門紅,第一季度捐資到賬達140萬元。
三是動員基層組織出力。我們多次召開“兩會”基層組織成員會議,全面宣傳各項扶貧政策,發動基層組織獻計出力,做好籌資工作,各鄉鎮(園、區)“兩會”分會以交會費形式參與扶貧開發的投入,一般的每個園區3萬元、每個鄉鎮2萬元,機關、村委會籌集金額由市老促會和他們商定落實。
由于領導重視和各界大力支持,2011年8月至2013年9月,共籌募扶貧開發到賬資金647.38萬元,其中基金總額擴大到475萬元,用于扶貧開發項目資金166.1萬元,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
創新思路,由“輸血型”扶貧向“開發式”扶貧轉變
我們改變過去局限于信息咨詢服務和少量送錢送物的“輸血型”扶貧模式,實施以項目為載體的開發式扶貧,增強了貧困戶和低收入戶自身“造血”功能,提高自我發展能力。
把好扶貧對象真實關。認真做好調查摸底工作,選準有開發能力的扶貧對象逐一建立檔案,做到真扶貧,扶真貧。目前,全市建立低收入農戶檔案的有12000多戶、1.9萬多人,其中有開發能力的6000多人。
把好扶貧單位法人資格關。選擇扶貧項目實施單位法人,必須具有較強的扶貧共富意識,一定的組織運籌能力,愿為扶貧幫困作貢獻。東方雁羊業合作社是我市一家羊業龍頭企業,法人熱心于扶貧開發事業,他們承擔了扶持貧困戶養羊脫貧項目后,兩年募捐14萬元匯入基金會賬戶,用于購苗羊,資助低收入戶飼養山羊。同時既無償為養羊戶進行技術培訓、技術咨詢、疫病防治;又免收交通運輸、獸醫工資、藥品等費用,平均每只羊減少成本20余元。2013年秋冬以來,成品羊按略高于市場價的每斤15.5元收購,讓養羊的低收入農戶吃上定心丸。
把好扶貧資金投向關。對預期效益好,有發展前景或有地方特色,市場需求較旺的名、特、優、新品種或產品的較大扶貧項目,集中資金優先給予扶持。主要采取三種資金扶助方式:貸款貼息扶助方式,放大扶貧開發效果。如常樂鎮培育村、正余鎮正基村,我們均給予8萬元的貸款貼息,支持他們于2013年分別貸款250萬、180萬元,建造了規模較大的設施大棚,租給農民種植反季節蔬菜,并以優惠方式扶持貧困戶增收脫貧。無息借款扶助方式。省老促會為我市扶貧開發項目提供了一定數額的無息借款,將此款借予有一定實力的企業,搞設施農業項目開發,以優惠租賃形式或以無償資助形式扶持貧困戶增產脫貧,運作比較成功,扶貧效果比較好。無償資助、定向扶持方式。為低收入群體無償資助或定向扶持高效作物良種及種畜、種禽等農用生產資料,使資金幫扶直接到戶,發揮“養雞生蛋”作用,實現效益最大化。
把好項目實施程序關。按照扶貧項目成熟一個扶持一個、扶持一個成功一個的要求,認真執行立項申報、推薦考察、充分論證、會審批準、下文實施、項目驗收的程序。
把好扶貧資金專款專用關。對于扶貧資金,嚴格做到專款專用、定額到位。
創新扶貧開發方式,向整村連片開發推進
我市在扶貧開發實踐中,悅來鎮裴蕾村,常樂鎮培育村、匡北村,正余鎮正基村、新橋村和東方雁羊業合作社創造了“整村推進、連片開發、扶貧到戶;能人帶動、大戶領辦,結窮親、幫窮戶;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充分發揮特長項目優勢解貧困”等扶貧開發新模式,取得了較高的經濟效益和扶貧效果。
裴蕾村是南通市經濟薄弱村,2012~2013年通過建設農業科技示范園,連片開發項目四個:一是優質黃桃方120畝,畝產達1200斤,產值1萬元左右。二是高產油菜、棉花方。上茬種植“灃油737”高產“雙低”油菜新品種,下茬種植“中棉63”棉花新品種各150畝,與傳統產品比,普遍增產30%左右,年畝收入近4000元。三是芋艿豐產方。具有地方特色的“萬芋牌”香沙芋芋艿種植303畝,每畝效益8000~12000元。四是飼養海門山羊。贈送苗羊90只給15戶低收入戶飼養,戶均收入7000元以上。2013年,該村連片開發的示范區豐產方,鋪地面積共723畝,生產的芋艿、棉花、黃桃效益均顯著提高,參加連片開發的310戶農戶均受益,其中有41戶低收入戶脫貧;村營經濟收入亦大幅增長,達70萬元。
(本文作者系海門市老區建設促進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