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zhàn)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jù)地 今日新農(nóng)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本刊專訪 > 紅軍密碼破譯首創(chuàng)者 中國倡導承包第一人——曾希圣長女曾曉東訪談錄
紅軍密碼破譯首創(chuàng)者 中國倡導承包第一人——曾希圣長女曾曉東訪談錄
作者:劉順發(fā)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15-11-09 瀏覽次數(shù):8351
1931年11月,曾希圣奉中央命令離開上海,到達中央蘇區(qū)后,就挑起了中央軍委情報工作的重擔,任中革軍委偵察科科長。
賀龍等人在安徽(1958年)
后排左起:黃巖、譚政、曾希圣、賀龍、桂林棲
前排左起:余叔、薛明、王長德
曾曉東是曾希圣、余叔夫婦的長女,在總政工作,授少將銜。
曉東很忙,常在南方。得知她將返京數(shù)日處理事務,我們隨即赴京采訪。
雖說只是短短的兩個多小時,況且也沒讓她有準備的時間,可她繪聲繪色,侃侃而談,把許多沉重的話題,演繹得輕松幽默,給人沉思與啟迪的空間。她爽朗的性格和演說的技巧,讓采訪者由衷地佩服。她講述父親曾希圣的許多故事,筆者也是聞所未聞。
1931年11月,曾希圣奉中央命令離開上海,到達中央蘇區(qū)后,就挑起了中央軍委情報工作的重擔,任中革軍委偵察科科長。偵察工作主要依靠偵察員的膽識與智慧,但因偵察手段所限,敵方的重要活動,重大決策,難以偵知,曾希圣十分著急。情急之中,還真生出智來。一天他終于回憶起在黃埔軍校讀書時,有位校友說起“空中截獲”情報一事。遂向中央軍委提出建立情報部門,開展密碼破譯工作。這一建議,得到中央肯定。1932年初,中央軍委設立情報局,因其在總參下設部門中排序第二,又稱軍委二局,曾希圣任局長。周恩來后來一直稱他是中共情報工作“創(chuàng)業(yè)的人”。這一年,他不僅多次破譯了國民黨軍的密碼電報,還先后破譯了國民黨的兩個密碼本。此后,國民黨軍特聘外國密碼專家編制新的密碼“特別本”、“猛密”本等。可是使用不久,曾希圣和他領導的軍委二局就又將其破譯。
破敵密碼 挽救紅軍立奇功
1933年春,在中央紅軍第四次反“圍剿”中,曾希圣和二局破譯了偵聽范圍內(nèi)出現(xiàn)的敵軍所有密碼電報,而且還成功破譯了國民黨“圍剿”軍第十師李默庵師長用密碼發(fā)給他在上海的夫人顧林的一首詩。1936年12月,周恩來到西安處理西安事變時,見到這位黃埔軍校的學生李默庵時,稱贊李的詩寫得好,并隨口吟出他給夫人顧林的詩,剛吟首句,李很疑惑,吟至尾聯(lián)“登仙橋畔登仙去,多少紅顏淚始干”時,李默庵大為驚訝。三年前的這首詩從未示人,又是用密碼發(fā)往時在上海的夫人的,周恩來何以得知?周恩來實言相告,紅軍破譯了你們的密碼電報,李默庵聽后大驚失色。在國民黨人眼里,紅軍只是一幫農(nóng)民、烏合之眾,既無電報拍發(fā)裝置,又無無線電方面人才,此時得此信息,故而驚詫不已。李默庵心中暗想:與這樣的對手作戰(zhàn),焉能不敗?當然,曾希圣情報局長的身份,終究是瞞不住的。紅軍長征后,曾希圣與二局部分人員隨總部首長朱德、周恩來等行動。他們一次又一次地破譯了對紅軍實施圍、追、堵、截的國民黨軍的密碼電報,紅軍總部毛澤東、朱德等根據(jù)二局獲悉的敵情,選擇突圍的路線,盡量避免不必要的作戰(zhàn)和犧牲。
在四渡赤水之戰(zhàn)中,紅軍一度將重新陷入敵軍的四面圍攻之中,大家苦于難以擺脫當前險境時,曾希圣提出一計妙策。這就是利用已經(jīng)掌握的敵軍的密碼和電文格式,冒充在貴陽督戰(zhàn)的蔣介石,給正向紅軍猛追的國民黨軍周渾元、吳奇?zhèn)煽v隊發(fā)電,將兩部主力調(diào)開。這一著,符合蔣介石經(jīng)常朝令夕改、越級指揮的特點和弱點,有成功的把握。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大加贊賞,當即令其擬電拍發(fā)。此電發(fā)出后,曾希圣指示二局,專門注意敵周渾元、吳奇?zhèn)刹縿討B(tài),發(fā)現(xiàn)周、吳兩部果然按“假蔣”之令行動,紅軍終于避免了一場嚴重的血戰(zhàn),成功轉(zhuǎn)移。此舉之后,蔣介石發(fā)現(xiàn)紅軍似有進攻貴陽之勢,急令周、吳等部火速往貴陽保駕。此令與“假蔣”令行動方向大致相同。對紅軍的假電令,不僅周、吳未知其假,蔣介石也一直不知曾經(jīng)有此“假蔣”電。
曾希圣獻計假蔣電令一事,屬高層機密,一直不為人知,曾希圣也未對家人說過。1967年曾希圣病重期間,原任軍委二局副局長的宋裕和在看望曾希圣時,才對曾夫人余叔同志說:“老曾了不起,四渡赤水時,出妙策,立奇功,得到過中央嘉獎。”長征時曾任軍委一局局長的郭化若,也在1973年對余叔說過這件事。劉伯承說過:“我們和蔣介石打仗,好像玻璃杯里押寶,看得準,贏得了”,“曾希圣是‘搞玻璃杯的’人”。毛澤東在黨的八大會議上,談起長征時,曾稱贊說:“長征有了二局,我們好像打著燈籠走夜路。”“沒有二局,長征是很難想象的。”可見,曾希圣主持的破譯工作在毛澤東等領導心目中的份量有多重了。
曾希圣在紅軍時期就開始做情報工作,1931年12月起,到抗戰(zhàn)初期的1938年12月,一直擔任軍委二局“情報”局長。
曾曉東是長大之后,才逐漸知道父親的革命生涯的,她為有這樣的父親而自豪。
“因為父親的工作成效,一直得到中央軍委和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的贊賞,毛主席特別器重我父親。抗日戰(zhàn)爭開始后,父親一直想到作戰(zhàn)部隊去。1938年12月,毛主席最終同意他調(diào)離情報局,因為父親早已培養(yǎng)了接班的同志,他被調(diào)到中央社會部工作。1939年1月,中共南方局成立,書記周恩來又向中央建議,把他調(diào)到南方局軍事組,加強南方局的情報工作。2月,曾希圣秘密抵達重慶曾家?guī)r50號。”看得出,曉東對父親的這些經(jīng)歷,已經(jīng)非常熟悉了。
不久,曾希圣將情報工作打進了戴笠主管的國民黨軍統(tǒng)電訊總臺,發(fā)展了中共黨員,并在共產(chǎn)黨員張露萍從延安到達重慶后,成立了中共軍統(tǒng)電臺秘密支部,又建立了秘密聯(lián)絡點。此后,國民黨重要情報便不斷從這個聯(lián)絡點傳送到中共中央。情報連連泄密,國民黨開始警覺。九十月間,由于意外情況發(fā)生,而且處置經(jīng)驗又不足,秘密聯(lián)絡點遭國民黨破壞。國民黨嗅出中共一定有重要的“神秘人物”在重慶活動。因為第二次國共合作之初,蔣介石曾派考察團到延安,特意要看看屢屢破獲他們重要情報的中共中央軍委二局和二局那位“中共神秘人物”、情報專家。此時,他們懷疑中共情報專家曾希圣可能已在重慶。于是,派出特務蹲守、監(jiān)視、探聽。直至直接找到周恩來當面詢問:“你們不是大講國共合作嗎?怎么把你們的特務頭子也帶到重慶來了?這不是破壞國共合作嗎?”周恩來對此當然不予理睬,但事后便與葉劍英商量,讓曾希圣在周公館不要露面,不給國民黨以口實。不久,便讓曾化裝成警衛(wèi)人員擇機離開了周公館,暫避在八路軍紅巖辦事處。
曾希圣(中)與軍委二局的戰(zhàn)友在延安(1936年)
由于曾希圣在重慶已經(jīng)暴露身份,而華中新四軍正需要充實干部,周恩來與葉劍英慎重商討考慮,并請示中央后決定將他轉(zhuǎn)移到皖南新四軍軍部去。恰好此時在重慶的葉挺軍長將動身回軍部,周恩來遂將曾希圣的情況和工作安排,介紹給了葉挺和專程來接葉挺的新四軍政治部主任袁國平。1940年7月9日,曾希圣與葉挺、袁國平以及經(jīng)濟學家錢俊瑞、音樂家任光等人一起離開重慶,7月底抵達皖南新四軍軍部。
“聽媽媽說,皖南事變發(fā)生后,中央要爸爸把打散的部隊收編起來,這些部隊后來組建成了新四軍第七師,張鼎丞伯伯任師長,我爸爸擔任政委。張由于其他工作原因一直沒有到位,所以那時爸爸就成了七師的軍政一把手。”曉東說,“這次爸爸實現(xiàn)了直接帶兵打仗,打擊日本鬼子的愿望。”
屢次“犯上” 身正心正路子正
曾曉東講述的故事,有許多精彩片斷:
大約1990年,我在總部因有事想見李先念叔叔,就先發(fā)了一封信給他:“李叔叔,我有事要見您……”第二天上午,他的秘書就來電話了,說“李主席說:你要有時間,今天下午就來。”我真的很高興,下午早早地就到他的秘書室等候。一會兒,秘書進來說:“好像李主席沒有睡午覺。”我輕輕推開門,李先念端坐在辦公桌前的大靠椅上,果然沒有午休。我輕聲叫了一聲:“李叔叔,您好!”“你來了!快坐!”他高興地站了起來。“沒想到李叔叔坐在里面等我,我一直在外面等,沒敢打擾您。”說著我就在李叔叔辦公桌右側(cè)椅子上坐下了。
“知道東東要來,我就沒睡午覺。我這么多年,就一直在找你們家的孩子呀!”看出來,他很興奮,可見他與我爸爸的感情是很深的。
“你父親同我們不一樣,他是一個能干大事的人,是一個能成就事業(yè)的人。”聽李叔叔這樣夸獎我爸爸,心里真的很高興,很自豪。
“你看吧,紅軍時期,他第一個搞情報局,了不得呀。
“抗戰(zhàn)時,你爸爸七師在皖江地區(qū),皖江第一個銀行大江銀行,就是他辦的。
“建國以后,你爸爸在安徽,又是第一個搞責任田的人。你爸爸就是走得不順呀,他的有些觀點,有些‘犯上’了。”
我對李叔叔說‘犯上’的含義心里是很清楚的,父親為了工作上的事敢于跟比自己地位高得多的爭論,甚至拍桌子。顯然,李叔叔對我爸爸曾經(jīng)做過的工作,非常地肯定,對他的經(jīng)歷,又有同情與惋惜之意。
其實,我爸爸的“犯上”真的是有些“歷史”了。我們子女成年以后,媽媽曾經(jīng)對我們說過一些爸爸的往事。爸爸去世前兩年,偶爾也說點自己的故事。知道爸爸更多的經(jīng)歷,已經(jīng)是“文革”結(jié)束、粉碎“四人幫”以后的事了。
紅軍時期,爸爸的情報部門受到中央軍委的高度重視,為了保證情報部門全天候24小時的正常工作,當時最緊張的物資——煤油,是不可短缺的。煤油除了繳獲來的,就是國統(tǒng)區(qū)地下黨搞來的,經(jīng)常是冒著生命危險購買,冒著艱險運輸來的。我爸爸當時對煤油的使用管得很嚴,強調(diào)節(jié)約,那真是惜油如金啊。
新四軍七師部分領導干部在陶莊。右起:曾希圣懷抱曉東、熊應堂、林維先、李步新
有一次,爸爸讓局里一位同志到后勤部門去領煤油。劉少奇當時分管后勤工作,就對那位同志說:“為什么你們領那么多煤油?全軍就這么些煤油,你們二局用的最多。”就沒給領。我爸爸聽說這個情況,很著急,領煤油是為了發(fā)動機器,為了收聽敵方電報,沒有煤油怎么行?于是親自跑到劉少奇那里去交涉,由于話不投機,雙方爭論起來。我父親后來拍了桌子說:“我領這些煤油干什么?不是喝,是為了工作!”說完這句話,轉(zhuǎn)身出門就走了。劉少奇一看,這么大脾氣,又拍桌子又發(fā)火,這還得了,非常生氣。后來經(jīng)過周恩來副主席協(xié)調(diào),煤油最終還是發(fā)給了二局。長征中所有的領導都非常關(guān)心二局的工作,在供應極端困難的情況下,毛主席除了把自己的馬給二局使用,還親自囑咐要保證二局的供應。周恩來、朱德經(jīng)常到二局了解情況,幫助解決困難。這大概是爸爸在革命隊伍里的第一次“犯上”。
紅軍時期,爸爸還有一次“犯上”行為。從五次反“圍剿”到紅軍長征中,爸爸的軍委二局整天忙著破譯敵方密電,一天24小時不間斷工作,為的是讓軍委領導同志及時掌握敵情。軍委領導也迫切需要知道敵情的變化和動向,好及時統(tǒng)籌指揮部隊的作戰(zhàn)行動。所以,當二局正在緊張地工作時,他們也經(jīng)常焦急地等在一旁,等候著破譯出來的敵情。有一次,因幾天以來敵情一直很嚴重,破譯工作也是爭分奪秒,大家非常著急,紅軍總司令朱德伯伯干脆就等在他們的破譯室里。一會兒輕輕地問一聲:“出來了嗎?”沒有回答。再過一會兒,又問一聲:“出來了沒有?”仍然沒有回答。此時,周圍寂靜無聲,只有爸爸和二局同志的思緒,在剛抄收的敵方電報密碼中遨游。著急的朱德伯伯,又輕聲地問了一句:“還是沒有出來?”我爸一聽,“啪”地一聲,巴掌拍在桌面上,把周圍同志都嚇了一跳,“咳!你這樣催,還叫我們怎么工作?你還是出去等吧!”朱總司令理解地點點頭,微微地擺著雙手,小聲地說:“我出去,我出去,我在外面等。”邊說邊退出了破譯室。朱老總就這樣等在寒冷的屋外,一直到電文破譯出來。
我第一次聽說爸爸的這段經(jīng)歷時,就覺得爸爸怎么這么橫呀!朱德伯伯不僅是你的頂頭上司,而且是德高望重的革命前輩,哪能這么對待他呢?其實,這就是爸爸的性格。對待工作,一向認真,非常執(zhí)著。他在工作狀態(tài)中,誰都不能干擾他。他拍桌子訓斥人的時候,他的意識里并沒有對方是一位首長的概念。后來我們才知道,父親事后是非常后悔的,他平時非常敬重朱總司令,他找朱老總道了歉,朱老總也根本沒有把這件事當回事,他與父親的關(guān)系仍然非常親密。我母親后來說,多少年了,每當一提起這件事,父親總是很內(nèi)疚。
爸爸的“犯上”,大多能得到領導同志的理解和諒解。因為他們太了解爸爸了,爸爸一貫忠于黨,忠于革命,爸爸的品行、人格,爸爸的為人處事,都受到同志們的敬重,爸爸是一個沒有私心的革命者。
主政安徽 率先推行責任制
然而,李先念叔叔說的爸爸“犯上”那件搞責任田的事,就不一樣了。那是上世紀60年代初期,爸爸在安徽省任省委書記,為了使農(nóng)村、農(nóng)民能夠早日擺脫貧困、能夠吃得飽,1961年3月在廣州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父親向主席提出搞分田到戶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責任制,也就是責任田。毛主席當時說可以試一試,能增產(chǎn)就是件大事,出了問題就檢討嘛,我們倆各負一半的責任。所以,上世紀60年代初,父親首先在安徽農(nóng)村搞起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責任制,當時就叫責任田,并且很快就從實驗范圍擴大到安徽80%的地區(qū)。這在當時是眾所周知的事情。由于實行了責任田,農(nóng)民的積極性得到了鼓勵,安徽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很快扭轉(zhuǎn)了局面,糧食增產(chǎn),農(nóng)民得到了實惠。1961年12月,毛主席把父親叫到無錫匯報工作,他對父親說,現(xiàn)在生產(chǎn)恢復了,責任田是不是不要搞了。父親對主席說,農(nóng)民剛剛嘗到一些甜頭,生產(chǎn)局面也剛剛好轉(zhuǎn),還是再讓我們搞下去吧。毛主席沒有表態(tài),但顯然是不同意再搞下去的。父親回來后并沒有停止責任田的推廣,而是繼續(xù)推廣和完善責任田,一直到1962年七千人大會受批判離開安徽。父親走后,責任田在安徽被糾正。
對責任田中央很多領導是贊成的,并且希望大力推廣的,如鄧子恢等一些領導同志。不過,一些領導干部認為是背離社會主義方向的。在七千人大會安徽組的會上,劉少奇說父親搞責任田是犯了方向和路線錯誤。爸爸在揭發(fā)批判他的會上,兩次檢查了自己在安徽工作中所犯的錯誤,但他對農(nóng)業(yè)“三改”、水網(wǎng)化和“責任田”仍有保留。他說:“至于三改、水網(wǎng)化、責任田到底錯在哪里,我自己要進一步檢查……在弄清是非的基礎上,本著有錯就改的原則來改正。”
爸爸是抱著為安徽人民迅速擺脫困境的愿望去工作的,沒想到他的這次“犯上”之舉,還是惹得“龍顏大怒”。其實正是推行了責任田,安徽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才恢復得這么快,困難局面才得到了控制,中央的一些領導還親自或派人到安徽考察,大多數(shù)的結(jié)論都是贊成的。然而,這一切都沒能改變對爸爸的處理。這次“犯上”,爸爸被中央免去了安徽省委書記的職務。
好在歷史總是在進步發(fā)展的,15年后的1978年秋季,安徽農(nóng)民又想起了當年的責任田,在全國率先實行了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成了中國農(nóng)村改革的先鋒。1982年,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視察安徽時專門談到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責任制問題,他說:“對‘責任田’的認識有先有后,當時我對這個辦法是不贊成的,我欠了安徽人民一筆債,我這次來安徽是來還債的。”他還稱贊道:“曾希圣同志是中國農(nóng)村改革的先驅(qū)。”歷史最終證明,父親的“犯上”,不為自己,他身子正,心術(shù)正,路子也走得正。
求實好學 心中永遠的偶像
當我問起“你爸爸對你的成長有哪些影響”時,曉東很幽默地說:“小時候,其實我并不很佩服爸爸。”
接著,她給我們講了一些相關(guān)的往事:
我小時候認為,老革命應該是那種威風凜凜,瀟灑飄逸的形象,可爸爸不是。
讀小學時,有同學的家長到學校做報告,講到紅軍長征,吃草根吃皮帶。我就很佩服。
我回家就問爸爸:“你參加過長征嗎?”“是的。”“你吃過皮帶草根嗎?”“吃過,皮帶煮了,吃起來還是蠻香的。”我這時就很欣慰:我的爸爸也參加過長征,也吃過草根皮帶。
“你受過傷嗎?”“沒有。”我又不佩服了,打仗怎么會不受傷呢?我覺得,爸爸作為軍人,總得有個傷疤給我看看。他沒有,我就不那么佩服他。
有一次,我的同學說:“曉東,你知道嗎?毛主席有次負傷,你爸爸背過毛主席。”那時我們都不知道爸爸是從事破譯情報密碼工作的。
我后來就又問爸爸:“你是不是背過毛主席?”爸爸笑了:“你看我這個樣子,能背得動他嗎?”好像這個英雄也不是他。所以,小時候我并不佩服他。
爸爸是個特別忙的人,好像總是在工作,小的時候,與他見面也很難。他特別愛動腦筋,走路時都在思考。
我們小時候,好與爸爸鬧,知道爸爸回家了,就躲在門后面,當他進門時,突然“哇!哇!”地大叫,想嚇他一跳。可總是嚇不著他。因為他總是聚精會神地思考問題,對我們的喊叫無動于衷,好像根本沒聽見,他的思考太投入了。有一回,我終于嚇著他了,他生氣地說:“你干什么呀?”我這才知道,當他沒思考問題時,也是會被嚇著的。
曾曉東(中)與本文作者劉順發(fā)(左)及特約記者黃進琪(右)合影
爸爸是個好學的人,爸爸被罷官后,我家搬到了上海,一位高中同學到我家來玩,就這么一次,卻改變了他對老革命的看法。那是高考的最后一天,一些同學到我家來玩,有位同學和我爸爸聊起了天。爸爸問:“今天考哪一門呀?難不難?”我同學說:“考化學,總體不太難,最后有道選擇題,算是有些難度的題。”爸爸聽完題,就拿了根樹枝,在地上劃來畫去,過了一會兒,“唉,你看,這樣解題”,他把式子列了出來,“是不是就得出答案來了?”同學看了爸爸的解題方法,大吃一驚,化學他也懂呀?這位同學成績很好,他考取了清華大學。很多年后他對這件事依然記憶猶新:當時我就很佩服你爸爸,也改變了對老干部的看法。老干部也不光只會打仗,高深的學問他們也懂得。其實,我知道爸爸對許多學科都很鉆研,很有造詣。
他還喜歡邀請科學家到家里來做客,農(nóng)業(yè)專家、化學專家、機械學專家等等,涉及學科很廣泛。我們在上海住的房子是原先的法國領事館,里面有些古董。記得那一年,爸爸在一個大銅鼎里面搞起了秧苗栽種實驗。后來讓管理人員發(fā)現(xiàn)了,向他說明,別把它搞得泥糊糊的。結(jié)果呢,爸爸說出了古董的名字,制造的年代,還有歷史上的價值。說得大家都笑了,“我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呀,下不為例!”當然,實驗的結(jié)果有了,實驗也終止了。
媽媽告訴過我一件事。記得是1956年,爸爸在安徽任職時,就想在黃山建個纜車。一次開會,他說,年歲大的人爬黃山是很難的,黃山能不能搞一根鋼纜,搞一個纜車供游人上山觀景。當時國內(nèi)沒有纜車,他也沒見過,不知爸爸是受到了什么啟發(fā),他就想到了這個辦法,出了這個主意。還派人設計過,后因鋼材不過關(guān)而作罷。
上世紀60年代初爸爸調(diào)到華東局,住在上海,實際上是賦閑。他只向市里提了一個要求:能不能派一個木匠師傅給我,兼職的也行。原來,爸爸自己設計,讓木工按圖制作,他是在試制插秧機。“文革”期間,爸爸遭批判,挨批斗,身心肉體都遭到迫害摧殘,但他的試驗還是沒有停止,他做過多種方式的試驗。他被調(diào)西南局時,就又把一些工人從上海帶到西南。后來上海在這臺樣機的基礎上制造出了第一臺播種和插秧機。“文革”結(jié)束后,這第一批的廠長、工人到北京,專門找到我們家,在爸爸的靈前,他們泣訴:“曾老,我們來看你了,我們來向您匯報來了,您當年的試驗,我們?nèi)〉贸晒α耍 ?/span>
爸爸是個能人。吳運鐸叔叔說過“你爸爸很能干,愛鉆研,當年指導我們制造槍支子彈,他也很在行。”賀綠汀叔叔還說過:“你爸爸是個很有才華的人。”李先念叔叔告訴我:“你爸爸真是個能成就事業(yè)的人。當年他領導新四軍第七師,抓經(jīng)濟特別有辦法,七師也最富有。那時提供給新四軍軍部的給養(yǎng)、武裝等,七師是最多的。有一回我對你爸爸說‘老曾啊,我們都穿土布服裝,你們倒上下裝都是卡嘰布的。’你爸爸就說:‘那我就給你們的團以上干部每人做一套卡嘰布服裝,行了吧?’這件事我自然高興做了。”我爸爸抓經(jīng)濟工作大概就是從新四軍時期開始的,他曾派員到香港去做生意。他也曾向延安送過金條。
爸爸是對中國革命和建設做出過重大貢獻的,爸爸永遠是我心中的偶像。
-
用戶: tjm 2024-01-28 19:47:51
-
用戶: tjm 2024-01-28 19:47:52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
-
用戶: tjm 2024-01-28 19:47:52
-
用戶: tjm 2024-01-28 19:49:10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
-
用戶: tjm 2024-01-28 19:49:10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
-
用戶: tjm 2024-01-28 19:49:11 -1 OR 2+122-122-1=0+0+0+1 --
-
用戶: tjm 2024-01-28 19:49:12 -1 OR 2+894-894-1=0+0+0+1
-
用戶: tjm 2024-01-28 19:49:12 -1' OR 2+32-32-1=0+0+0+1 --
-
用戶: tjm 2024-01-28 19:49:12 -1' OR 2+161-161-1=0+0+0+1 or 'j2reN6g9'='
-
用戶: tjm 2024-01-28 19:49:12 -1" OR 2+968-968-1=0+0+0+1 --
-
用戶: tjm 2024-01-28 19:49:13 if(now()=sysdate(),sleep(15),0)
-
用戶: tjm 2024-01-28 19:49:13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0'XOR(if(now()=sysdate(),sleep(15),0))XOR'Z
-
用戶: tjm 2024-01-28 19:49:13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0"XOR(if(now()=sysdate(),sleep(15),0))XOR"Z
-
用戶: tjm 2024-01-28 19:49:14 (select(0)from(select(sleep(15)))v)/*'+(select(0)from(select(sleep(15)))v)+'"+(select(0)from(select(sleep(15)))v)+"*/
-
用戶: tjm 2024-01-28 19:49:14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1 waitfor delay '0:0:15' --
-
用戶: tjm 2024-01-28 19:49:14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5grGqv0h'; waitfor delay '0:0:15' --
-
用戶: tjm 2024-01-28 19:49:14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StQgh5tR' OR 830=(SELECT 830 FROM PG_SLEEP(15))--
-
用戶: tjm 2024-01-28 19:49:15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tNVJTQg1') OR 915=(SELECT 915 FROM PG_SLEEP(15))--
-
用戶: tjm 2024-01-28 19:49:15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0zJlkfHY')) OR 687=(SELECT 687 FROM PG_SLEEP(15))--
-
用戶: tjm 2024-01-28 19:49:15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DBMS_PIPE.RECEIVE_MESSAGE(CHR(98)||CHR(98)||CHR(98),15)||'
-
用戶: tjm 2024-01-28 19:49:16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
-
用戶: tjm 2024-01-28 19:49:16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
-
用戶: tjm 2024-01-28 19:49:16 @@JlKvA
-
用戶: tjm 2024-01-28 19:49:16
-
用戶: tjm 2024-01-29 04:45:52
-
用戶: tjm 2024-01-29 04:45:53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
-
用戶: tjm 2024-01-29 04:45:54
-
用戶: tjm 2024-01-29 04:46:35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
-
用戶: tjm 2024-01-29 04:46:35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
-
用戶: tjm 2024-01-29 04:46:35 -1 OR 2+965-965-1=0+0+0+1 --
-
用戶: tjm 2024-01-29 04:46:36 -1 OR 2+956-956-1=0+0+0+1
-
用戶: tjm 2024-01-29 04:46:36 -1' OR 2+600-600-1=0+0+0+1 --
-
用戶: tjm 2024-01-29 04:46:38 -1' OR 2+561-561-1=0+0+0+1 or '2hc5Utfx'='
-
用戶: tjm 2024-01-29 04:46:38 -1" OR 2+871-871-1=0+0+0+1 --
-
用戶: tjm 2024-01-29 04:46:38 if(now()=sysdate(),sleep(15),0)
-
用戶: tjm 2024-01-29 04:46:39 0'XOR(if(now()=sysdate(),sleep(15),0))XOR'Z
-
用戶: tjm 2024-01-29 04:46:39 0"XOR(if(now()=sysdate(),sleep(15),0))XOR"Z
-
用戶: tjm 2024-01-29 04:46:40 (select(0)from(select(sleep(15)))v)/*'+(select(0)from(select(sleep(15)))v)+'"+(select(0)from(select(sleep(15)))v)+"*/
-
用戶: tjm 2024-01-29 04:46:40 1 waitfor delay '0:0:15' --
-
用戶: tjm 2024-01-29 04:46:41 avBYDO3p'; waitfor delay '0:0:15' --
-
用戶: tjm 2024-01-29 04:46:45 sbfS99yz')) OR 719=(SELECT 719 FROM PG_SLEEP(15))--
-
用戶: tjm 2024-01-29 04:46:46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DBMS_PIPE.RECEIVE_MESSAGE(CHR(98)||CHR(98)||CHR(98),15)||'
-
用戶: tjm 2024-01-29 04:46:51 1'"
-
用戶: tjm 2024-01-29 04:46:5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