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綿綿思念 > 用生命詮釋忠誠——追憶江蘇省濱海籍武警戰士郭培將
用生命詮釋忠誠——追憶江蘇省濱海籍武警戰士郭培將
作者:吳加本 崔 偉 陳曙光 責任編輯:束華靜 來源:《鐵軍》 日期:2015-06-24 瀏覽次數:8333
2009年7月7日,山西省武警總隊太原市支隊汽車連四班班長郭培將不幸犧牲。英雄郭培將,來自江蘇省濱海縣振東鄉的農民家庭,用年僅26歲的寶貴生命,奏響了一曲當代軍人視責任使命高于生命的人生壯歌。
郭培將和他的愛車在一起
2009年7月7日,山西省武警總隊太原市支隊汽車連四班班長郭培將,駕駛運輸車趕赴新疆烏魯木齊執行維穩任務途中,在汽車右前輪爆胎的緊急關頭,竭盡全力挽救全車戰友的生命,不幸犧牲。
英雄郭培將,來自江蘇省濱海縣振東鄉的農民家庭,用年僅26歲的寶貴生命,實踐了一名普通戰士為國防事業奉獻終生的錚錚誓言,昭示了一位優秀共產黨員立足本職踐行先進性要求的高貴品格,奏響了一曲當代軍人視責任使命高于生命的人生壯歌。
無私奉獻,將生命定格在26歲上
“軍人意味著犧牲,黨員意味著奉獻。”這是郭培將的座右銘,也是他短暫軍旅生涯的真實寫照。2009年7月5日,山西省武警總隊太原市支隊汽車連接到赴新疆烏魯木齊執行維穩任務的命令后,郭培將第一個向黨支部請戰。
從青海西寧到新疆烏魯木齊,山高路遠,荒漠戈壁,高溫酷暑,部隊晝夜行軍,司機極度疲勞。開進途中,郭培將一心想著部隊快速到達目的地,困了靠吃辣椒、抹清涼油刺激神經;每次部隊組織小休息,他都不顧自身勞累,協助修理工對車輛進行逐一檢修。
7月7日上午10時許,車隊行至甘肅省酒泉市瓜洲縣西北約50公里坡路段時,突然他駕駛的汽車右前輪爆胎,向著懸崖峭壁沖去,在這千鈞一發的緊急關頭,郭培將沒有按照司機本能反應規避風險,而是死死地把住方向盤,大喊一聲“車爆胎了,大家快抓緊”。坐在車上的戰友得救了,郭培將卻因頭部重傷,經搶救無效,光榮犧牲。
“忠魂不眠一腔熱血化春雨,功同日月烈士英名垂青史”。鮮紅的中國共產黨黨旗覆蓋在維穩英雄郭培將的骨灰盒上。7月15日,武警部隊總部批準郭培將為革命烈士。
7月18日下午2時30分,江蘇省濱海人民的英雄兒子郭培將烈士的骨灰安葬儀式,在該縣振東鄉洋口村舉行,數百名群眾自發地聚集到英雄故里,表達無盡的哀思,揮淚送別年僅26歲的維穩英雄。
勇挑重擔,在點點滴滴中踐行使命
郭培將短暫的26年人生,有6年半時間是在軍營里度過的。他參軍后和大多數士兵一樣,從跨進軍營的第一天起,就把當一名優秀軍人作為自己的目標追求。入伍第一年,郭培將學習訓練非常刻苦,結業考核門門都是優秀,得到了入伍后的第一個嘉獎,被新兵連戰友譽為“拼命三郎”。正是憑借這種敢于較真、精益求精、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拼勁,他走到哪里,都是大家一致稱贊的好兵。
新兵下連隊后,他積極主動地向專業骨干虛心請教,利用業余時間加班加點練習,有時一練就是兩三個小時,雙手磨起了血泡,吃飯時連筷子都拿不住。戰友們都勸他:差不多也就行了,何必那么認真呢!郭培將卻回答說:“武藝練不精,不算合格兵。”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他就熟練地掌握了迫擊炮、無座力炮和重機槍等武器裝備的操作使用。
2004年4月,連隊推薦技術兵,郭培將以民主測評最高票入選。在師汽連學習時,郭培將倍加珍惜這難得的機會,學習比誰都認真,每次技術考核都是第一,培訓結束時,被評為“優秀學員”。憑著精湛的駕駛、維修技術,年底被汽車連任命為班長。
2008年3月,郭培將母親患病住院。他主動做好家人思想工作,把母親托付給家里人和親友照顧,連夜返回部隊,全身心投入任務。部隊奉命向青海果洛開進,沿途經過4000米以上的雪山十多座,在海拔4800米瑪卿雪山上,由于風大雪急,氣溫零下40℃,車輛受凍熄火,他帶頭用被褥包裹油箱,把自己的床單、毛巾、內衣拿出來引火烘烤油箱。當8臺車輛發生故障被困山頂時,他和24名黨員挺身而出,堅決要求留守待援,而且一守就是11個小時。3月20日晚,接到去鄂拉山口拖車的命令后,他連夜駕車400多公里,克服高原缺氧、大雪封路等困難,圓滿完成任務。
去年5月12日,郭培將又隨部隊緊急開赴四川汶川抗震救災,到達目的地后,他看到道路受損、車輛用不上,積極要求編入救援隊,堅持哪里最危險就沖向哪里,先后參加災情最復雜、最嚴重、條件最艱苦的汶川草坡鄉、銀杏鄉、耿達鄉等救援任務,為災區群眾背運“救命糧”400多公斤,搶運出重傷員5人。因在西藏維穩、抗震救災任務中表現突出,郭培將被武警某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榮立個人三等功。
近幾年,郭培將帶領全班先后參加師“太行05”、“太行06”、“太行07”演習,西藏維穩、抗震救災、奧運安保等重大任務,安全行車1萬余公里,被師團表彰為“優秀技術能手”、“紅旗駕駛標兵”。他先后兩次榮立三等功,兩次受到嘉獎,被評為優秀士官。
英雄走了,無論是在部隊,還是在家鄉,郭培將生前勇挑重擔的事跡,成為戰友們刻骨銘心的記憶,人們追憶著英雄生前的點點滴滴……
追求卓越,在助人中感悟生命真諦
崇高的心靈來源于家庭的熏陶。在郭學嶺、孫素芹夫婦言傳身教的影響下,郭培將小時候就十分乖巧懂事,上小學他在同年入學的學生中第一批加入少先隊,上初中第一批加入共青團。擔任學雷鋒小組組長,他格外珍惜,經常組織同學去幫助孤寡老人,德育綜合考評成績每期都是優等。13歲開始長期照顧“五保戶”,多次把自己勤工儉學積攢下來的錢,接濟交不起學費的同學。
入伍前,家里給他找了一份月薪2000元的工作,他矢志當兵,從軍報國。參軍到部隊后,他一如既往把幫助他人當作義務,當作快樂。新戰友專業不熟,他放棄休息時間,手把手地教,直到新戰士能獨立完成任務;班里的戰友外出學習,他建議組織歡送會,講些鼓勵的話,提醒注意事項。
在為公益事業做貢獻時,郭培將也總是站在第一位,他先后6次向“希望工程”、災區和慈善機構捐款,還5次義務獻血。由于各方面表現突出,在同年入伍的士兵中,他第一批被批準轉為士官,第一批加入黨組織。郭培將在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自學了廣告設計等多門專業,他準備轉業后投資創辦公司,走自主創業的道路。
父母考慮到他已到了結婚的年齡,可家里拿不出錢來在縣城購買商品房,常感到過意不去。他安慰父母說:“家里的房子給弟弟結婚住,我們的房子自己想辦法解決,你們就等著享清福吧!”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將郭培將的美好藍圖變成了永遠無法實現的夢想。事發后,從他手機短信中看到前一天發給未婚妻的信息:“部隊今天已準假,過幾天我回去,我們熱熱鬧鬧把婚事辦了,省得父母操心。”
年輕的郭培將還未來得及走上幸福的紅地毯,卻永遠地離開了他的親人、他的戰友和他熱愛的部隊。一位忠實履行使命的當代軍人,傾全部生命書寫的人生華章,震撼著越來越了解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