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稿 > 支前模范劉二娘
支前模范劉二娘
作者:劉云飛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14-12-16 瀏覽次數:8329
劉二家住淮安市淮陰區老張集街南,與張集小學毗鄰,俗稱南園。劉二本是城里拉黃包車的,為了躲避戰亂,來到老張集投親落戶。南園是陳姓老兩口的蔬菜園。陳家無兒無女,劉二被陳家收留,后來還為劉二娶了媳婦。
劉二家住淮安市淮陰區老張集街南,與張集小學毗鄰,俗稱南園。劉二本是城里拉黃包車的,為了躲避戰亂,來到老張集投親落戶。南園是陳姓老兩口的蔬菜園。陳家無兒無女,劉二被陳家收留,后來還為劉二娶了媳婦。
1946年10月,漣水保衛戰打響了,張集區政府積極組織擔架支前,地方組織動員劉二支前。因劉二在外賣布未歸,地方政府派人多次登門撲空。劉二的妻子劉二娘被盯急了,便說:“我去頂替,行嗎?”來人回答說:“不行,哪有婦女抬擔架的?限期叫你男人回來。”后把情況匯報給帶隊崔學之區長,崔區長說:“劉二娘愿意去就叫她去,留她搞后勤洗衣做飯也行。明天就通知她到區里來,我要看個究竟。”
第二天,劉二娘如約而至。崔區長上下打量著:劉二娘三十出頭,中等身材,長得精干,混身是勁,走起路來像旋風一般。崔區長發問:“劉二娘,你叫什么名字?”劉二娘道:“不怕區長笑話,我向來沒有名字,我嫁給劉二,過門后大家管叫我劉二娘。”區長接著問:“聽說你愿意頂替你丈夫出擔架?”劉二娘回答說:“我愿意!”崔區長認真地說:“這是上戰場參加打仗,搶救傷員,不是兒戲。”劉二娘鎮定地回答:“請區長放心,男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決不拖區長后腿。”崔區長說:“好哇,就這么定了!”
崔區長又說:“劉二娘,我們這支擔架隊是革命隊伍,大家都是革命同志,不能再喊你劉二娘啦,你還得有個名字才是。你娘家姓什么?”劉二娘回答說:“我娘家姓李。”崔區長笑著說:“那你就叫李蘭珍吧!”劉二娘欣喜若狂:“我這下有名字了!感謝區長為我起個好名字。”崔區長接著解釋說:“李蘭珍的‘珍’是說你的革命精神很珍貴,到戰場上要接受考驗。”李蘭珍斬釘截鐵地回答:“區長,我向您保證……”
崔區長帶領120副擔架奔赴漣水前線。漣水戰斗十分激烈,我軍傷亡慘重,擔架隊任務很重。一天,李蘭珍送飯到前線,戰士在開飯,僅僅一頓飯時間她就背回3個傷員,崔區長目瞪口呆,感動得熱淚盈眶,并指著洪涯鄉王鄉長罵道:“你是個孬種,不如女人。敵機掃射時,你鉆到群眾的大桌肚底下,還頂著草窩,真是貪生怕死!”
我軍從漣水撤出后,火速向山東轉移。李蘭珍抬著傷員,一天跑了幾十里路,宿營時忙著做飯、洗衣服、照料傷員,她的英雄事跡傳遍支前隊伍,為此她立了3次功。一次在圍殲七十四師戰斗中,他們擔架隊跟隨九縱,在孟良崮南山口,她共背回13個傷員,受到粟裕司令員嘉獎。當喜報送到劉二家中時,劉二捧著喜報熱淚滾滾,內疚地說:“我不如女人。”
在一次戰斗中,李蘭珍成了崔區長的救命恩人。崔區長遭到敵機襲擊,李蘭珍和戰士一起把他從石頭堆里救了出來。李蘭珍像親人一樣,一路精心護理,把崔區長從山東送回洪涯老家。從此,崔區長失去工作能力,在家養傷十幾年。直到上世紀80年代辭世時,崔區長還念念不忘李蘭珍是他的救命恩人。
淮海戰役勝利結束后,李蘭珍被評為支前模范,她使用過的馬夾等珍藏在徐州淮海戰役紀念館里,她本人參加全國英模大會,受到了毛主席、朱老總親切接見。
李蘭珍回家時受到地方政府熱烈歡迎,敲鑼打鼓放鞭炮,迎接她光榮歸來。此后,每逢群眾大會,地方政府常會安排李蘭珍做報告,她的英雄事跡在家鄉廣泛傳揚。
李蘭珍在戰場上英勇無畏,不讓須眉;回到家鄉,積極參與地方工作。由于工作出色、成績顯著,被群眾推選為淮陰縣淮陰地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她認真履行代表、委員的責職,為政府、群眾排憂解難,直到90年代因病去世。
政府和廣大群眾為了深切悼念這位巾幗英雄,敬寫了挽聯——
古往木蘭,代父從軍,立戰功彪炳千秋;
今朝蘭珍,替夫擔架,創奇跡留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