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稿 > 學語春鶯百囀聲 ——《近三十年來新四軍研究論文目錄匯編》編輯記
學語春鶯百囀聲 ——《近三十年來新四軍研究論文目錄匯編》編輯記
作者:鹽城師范學院大學生新四軍研究會 責任編輯:魏冉 來源:《鐵軍》 日期:2014-11-20 瀏覽次數:8327
鹽城師范學院大學生新四軍研究會是一個群眾性的業余學術社團,其宗旨是弘揚鐵軍精神,繼承革命傳統,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涉獵新四軍研究。
結合中國現代史課程的學習,我們懂得了新四軍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兩大主力部隊之一。新四軍挺進華中敵后,改變了華中抗戰的軍事格局,起到了據局部而控全局的重大作用,占有特殊的戰略地位。跟在廣闊的華北戰場上浴血奮戰的八路軍相比,新四軍被夾在侵華日軍、汪偽政權和反共頑固勢力之間,往往要幾面作戰。面對這種錯綜復雜的形勢,新四軍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取得了輝煌的戰果,在整個抗日戰爭中,新四軍抗擊和牽制了16萬日軍,23萬偽軍,作戰2.2萬余次,其中對日偽軍作戰1.9萬余次,殲滅日偽軍31萬余人;反頑自衛作戰3000余次,殲滅國民黨頑軍14萬余人。新四軍作戰傷亡8.9萬余人,但從起初的1萬余人發展到擁有主力21.5萬,地方武裝9.7萬,另有民兵自衛隊96萬。建立了地跨蘇、浙、皖、豫、鄂、湘、贛七省的蘇南、蘇中、蘇北、淮南、淮北、鄂豫皖湘贛、皖江和浙東八塊抗日根據地,面積達25.3萬平方公里,人口3420余萬,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對這一段叱咤風云的歷史如何研究?目前學術界研究的現狀如何?一開始我們都是懵懵懂懂的。在指導老師王驊書院長的指導下,我們決定從編輯新四軍研究論文論著目錄著手。具體工作開始于2008年下半年,時值我國改革開放30周年,全國各條戰線歡欣鼓舞地展示著30年來中華大地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同時以嚴謹、客觀的態度總結30年來的經驗教訓以鑒往知來。于是,我們以學校推出的“學生科研超市”為契機,正式申請《近三十年來新四軍研究論文目錄匯編》(以下簡稱《匯編》)的科研項目。《匯編》從最初立項到最后定稿歷時近一年,我們課題小組成員在組長王祥的帶領下,將30年來的新四軍研究劃分為六段,每人負責相關年份的論文匯編,然后總成定稿。具體分工為:鄒臘梅:1978—1982;江敏琴:1983—1987;包勇劍:1988—1992;曹順:1993—1997;卞超飛:1998—2003;王祥:2004—2009。
萬事開頭難。我們在匯編工作之初就甚感困惑,無從下手。由于是第一次做這么大型的匯編工作,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諸多困難,如:網上資料如何檢索、資料如何分門別類、以及內容分工、使用經費、安排時間等等。在王驊書院長的悉心幫助下,我們逐步掌握了收錄資料的方法,并按他的建議,實行以人物、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其他等專題分類法。由于工作主要是收集資料,校圖書館給予了大力支持。
目前,《匯編》已經殺青。作為一本初級的檢索工具書,《匯編》還是十分稚嫩的。說稚嫩,一是因為編者的能力所限,有些資料的刪減和分類不可避免地出現差錯;二是改革開放30年來,有關新四軍的研究著作不斷推陳出新,浩如煙海。因此,我們收錄資料的來源未能做到面面俱到,一些大的類別尚有缺失。雖然有闕遺,雖然有遺憾,但作為一個科研項目,我們團隊一直在民主團結的氛圍中進行工作,有困難大家一起想方法,找對策,誠如“學語春鶯百囀聲”。
《匯編》收錄了自1978年至2009年國內發表和出版的有關新四軍的論文及史料等共1157條目,其中人物類408條,經濟類50條,軍事類296條,文化類153條,政治類145條,其他類105條,涉及了國內各主要學報、期刊、叢刊、通訊、文史資料、革命史資料、地方史資料等。對其中具有代表性和重要價值的論文和其他研究成果,盡量收錄。
《匯編》分為人物、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其他類六大專題。其他類主要收錄一些重要通訊、涉及面多且不便于劃分類別的論文。
由于課題小組成員均為在校大學生,學術水平尚淺,課程負擔較重,時間有限,經費緊張,加上資料分散,《匯編》的遺漏之處或缺點錯誤在所難免,這有待于今后進一步充實修改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