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將帥傳奇 > 李德生:不知生辰為何日
李德生:不知生辰為何日
作者:吳志菲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 日期:2014-11-04 瀏覽次數:8328
1990年,李德生從國防大學政治委員的崗位上退了下來。闊別家鄉已久的游子,在“無官一身輕”的感念中總是夢繞魂牽生養自己的那片故土。
1948年7月,時任十七旅旅長的李德生在襄樊戰役后留影
放牛娃賽跑圓了紅軍夢
1990年,李德生從國防大學政治委員的崗位上退了下來。闊別家鄉已久的游子,在“無官一身輕”的感念中總是夢繞魂牽生養自己的那片故土。
李德生的家鄉在大別山腹地,河南光山縣柴山堡一個叫李家洼的小山村(今屬新縣)。李家洼四面環山,只有一條小路通往外面世界。在母親的操辦下,7歲的李德生開始跟著一個裁縫師傅學手藝。裁縫是手藝人,比干農活要輕松得多,母親希望兒子學點本事,將來好挑起養家糊口的擔子??墒?,年幼的李德生還不能體會母親的苦心,覺得天天給師傅干家務活,什么也學不到。他對母親說不想當裁縫,要去放牛。
那時,未成年人給人家放牛不給工錢,只能混口飯吃。牛主人家的老太太為人很刻薄,經常拿剩飯給李德生吃,如果她認為牛沒有吃飽,就不讓李德生吃飽。
窮苦人家的孩子早早就遠離了歡樂的童年,李德生記憶里的童年,是從來也吃不飽的感覺。因為家里太窮,他從來沒過過生日,也不知道自己的確切生日,后來據遠房的叔叔嬸嬸回憶,才知道自己生于1916年5月,但究竟是哪一天,就誰也說不準了。
1928年6月,紅軍解放了柴山堡地區,建立了蘇維埃政府。次年,李家洼成立了兒童團,李德生被推舉為兒童團團長。在為紅軍送信、帶路時,李德生接觸了不少紅軍戰士。他看到紅軍里有不少小兵,當紅軍的愿望便越來越強烈。
不久,一個紅軍營長到當地聯系工作,李德生要求參加紅軍。那位營長得知李德生是兒童團團長,很是喜歡,但見他年紀小,又有些猶豫。他指著自己的通信員對李德生說:“你跟他賽跑,要是贏了他,我就帶你走?!睆男》排#郎脚苈穼畹律鷣碚f是非常輕松的,而通信員背著子彈帶跑卻不大方便。結果李德生贏了。就這樣,14歲的他圓了紅軍夢。
李德生剛滿9歲時,母親就離開了人世。當父親得知李德生要參加紅軍的消息,把兒子緊緊地摟在懷里,長時間地默默流淚。抹干眼淚后,父親拉著李德生的手,囑咐他:“去吧,孩子,好好干,別記掛我。”1947年李德生所在部隊回到大別山,他回家探望父親,得知父親50歲不到便病死他鄉。
多年以來,每當想到父母的早逝,李德生心中就會隱隱作痛?!白佑B而親不在”,這對于歷經戰爭風云的將軍是多么大的遺憾?。?/span>
在安徽制止武斗
“文革”初期,李德生任南京軍區第十二軍軍長,駐守蘇北,負責淮陰、鹽城地區的“三支兩軍”工作。1967年夏的一天,李德生突然接到軍區的緊急通知,于7月28日趕到北京面見周恩來總理。車子快速地往鹽城機場方向奔去,李德生的腦子也緊張地轉動思考:過去部隊執行任務,一般都是逐級下達,這次為什么是周總理親自召見?到了鹽城機場,安徽省軍區司令員嚴光已在那里,他奉命同機去北京。這時,李德生已基本上明確可能要到安徽“三支兩軍”。
當天晚上李德生趕到人民大會堂時,周總理已經在大會堂北大廳等候。總理向李德生介紹了安徽的基本情況。安徽在上海奪權影響下,一部分人于1967年1月26日奪了省委的權,出現了“奪權派”和“反奪權派”。兩派互相指責對方,出現了打人、抓人,并發生了動刀動槍的武斗,從上到下形成了對立的兩大派。中央對安徽問題雖然制定了“九條”、“五條”兩個文件,指出不能隨便宣布一派群眾組織為反革命,不準亂抓人,不準搞打、砸、搶。為了緩解群眾組織在奪權過程中產生的矛盾,中央成立了安徽省軍管會,但問題仍沒有得到解決。武斗不斷升級,黨中央對安徽的形勢非常擔心,派十二軍去安徽,是毛主席親自決定的。周恩來又扼要地叮嚀道:“制止武斗,消除派性,促進聯合,穩定局勢,抓革命促生產?!?/span>
受領任務的當晚,李德生幾乎整夜未眠。怎么才能按照周總理的指示,去完成安徽的“三支兩軍”任務?想著想著,李德生發現總理在交代任務時,一沒有提要揪“走資派”,二沒有提要支哪一派,而是只講要堅決制止武斗。這使他找到解決安徽問題的鑰匙。
到達合肥之后,大樓也好,街道也好,甚至是居民的住宅,都成了槍戰的工事。連日來已經發生多次流血事件,兩派群眾沒有因為死亡、流血而放棄敵對情緒。李德生聽取了省軍區領導的情況介紹,與此同時,又組織力量通過各種渠道和形式,聽取了多方面的意見。經過調查研究,對安徽造成嚴重武斗的原因有了一個基本的看法:因為奪權形成兩派,因為分派而形成對立,因為對立而爆發武斗。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是制止武斗,再實現聯合,然后組織“三結合”,把領導權掌握起來。
8月8日晚,武斗終于爆發。李德生冒著風險帶領三個連隊趕到現場,阻止兩派武斗,并開始收繳武器,拆除街頭堡壘。同時,派出大批干部戰士做兩派和群眾的思想工作,組織所有輿論宣傳工具,宣傳黨中央制止武斗的指示。9月初,李德生下令大規模收繳各派手中的武器,并將操縱武斗的頭頭全部控制起來。十二軍在安徽制止武斗、收繳武器的情況,新華社《國內動態》登載了。毛主席看到后,于9月13日批轉全國。
1968年4月,安徽省革委會在艱難中成立,李德生任主任、黨的核心小組組長,后任省委第一書記。6月26日,震驚全國的蕪湖事件爆發。他帶革委會數人,輕車簡從,冒著槍炮聲,親赴蕪湖解決事端。造反派頭頭給了他一個下馬威:要李軍長親自接見,只許一個人來!其時,蕪湖已失控,大街小巷堡壘林立,兩派群眾槍炮相對,劍拔弩張。
造反派據點設在一座二層樓上,據點樓梯、通道均以麻袋、磚石堵塞,唯有一扇窗戶開啟,放下竹梯方能通行。警衛人員死活不讓軍長去冒險。李德生有點生氣:“怕什么?如果我被打死了,壞人也就暴露了,群眾就會覺悟了,問題不就可以解決了嗎?”他邁步登梯,攀緣而上。李德生不顧個人安危的舉動讓兩派群眾感動,也大大震撼了造反派頭頭。第二天,各派別組織都交出了武器。數日后,蕪湖事件平息。
李德生在安徽平息武斗的過人才干和無畏氣概,給安徽人們留下深刻印象,“李德生親入現場制止蕪湖武斗”也成為人們口口相傳的佳話。
毛澤東促成他從地方到中央
1968年10月13日至31日,八屆擴大的十二中全會在北京舉行。李德生作為安徽省主要負責人列席了會議。會議期間,周恩來在宣布分組名單念到李德生的名字時,毛澤東接話問道:“哪個是李德生?”毛澤東在延安時曾化名“李得勝”,轉戰陜北指揮全國的解放戰爭。現在聽到與“李得勝”諧音的“李德生”,也許感到分外親切。
周恩來向毛澤東介紹道:“李德生同志是十二軍軍長,現任安徽省委第一書記兼省革委會主任?!崩畹律酒饋?,向毛澤東和周恩來敬了一個軍禮。
毛澤東微笑著問道:“不認識你呀,你是哪個地方人?”
“報告主席,我是河南新縣人。”
周恩來問:“與許世友同志是一個縣的吧?”
“德生同志和我是一個縣的。”坐在李德生前邊的許世友接話答道。
毛澤東又問:“你今年多大年紀?”
“52歲。”李德生回答。
毛澤東向大家說:“我看安徽的事情辦得不錯。我們不是通報了他那個蕪湖嗎?蕪湖整得不錯嘛。那個蕪湖問題可復雜了?!彼洲D問李德生:“你們是怎么搞的?。俊?/span>
“就是大造輿論。”
李德生的話引起了與會同志的一片笑聲。
1969年4月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李德生在九大上被選為中央委員,并在九屆一中全會上當選政治局候補委員。
當周恩來在一中全會宣布選舉結果念到李德生的名字時,毛澤東又一次點名:“我再看看李德生同志?!?/span>
李德生摘下軍帽,立正站好,讓毛澤東仔細端詳。
毛澤東瞇起眼邊看邊問:“多大年紀了?”
李德生回答說:“53歲?!?/span>
當年7月,李德生調北京工作,先任職于國務院業務組和軍委辦事組,后任總政治部主任,同時仍兼任安徽省委第一書記和南京軍區副司令員。幾天后,李德生接到通知:主席要見他。被毛澤東點名接見,這在李德生生平是第一次。
李德生隨同周恩來來到游泳池毛澤東的住處,心里不免有些緊張。談話間,毛澤東隨手拿起周恩來的老花鏡,往眼睛上試戴了一下,還遠近看看合適不合適。這個舉動讓李德生備感親切。最后毛澤東問李德生看沒看過《紅樓夢》,還認真地說:“要讀《紅樓夢》?!都t樓夢》我看了五遍才解開?!短煅菡摗泛汀锻ㄨb紀事本末》也要看。”李德生當時并不能一下子理解毛澤東的指示,后來在實踐中逐漸明白,這是讓高級領導從歷史中學會借鑒,博古才能通今。
代替總理坐鎮空軍指揮室
1971年9月12日中午,毛澤東南巡返京,在豐臺站下車。為了保證毛澤東的安全,周恩來指派李德生秘密到豐臺火車站迎接。這時,毛澤東已經對林彪叛黨行為有所察覺,并讓李德生調一個師來南口。當日晚,李德生從北京軍區趕到人民大會堂,參加周總理主持的一個小型會議,討論四屆人大的《政府工作報告》。會議進行到晚上10點多鐘,突然,工作人員把周恩來請出去了,會議討論停了下來。直到午夜12點過后,總理把李德生叫到電話間,告訴他,零點32分林彪于北戴河乘坐三叉戟強行起飛。指示李德生立即趕到空軍指揮室,代替他坐鎮指揮。聽到這一消息,李德生來不及多想,立即乘車向空軍大院駛去。
在空軍作戰值班室,李德生緊張地注視著雷達屏幕,并不斷地將林彪所乘飛機的位置、高度、方向等情況向周總理報告。眼看亮點緩緩向北移動,消失在承德和蒙古人民共和國邊界之間,李德生立即打電話向總理請示處置辦法,總理說:“已請示主席,主席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笔潞?,周恩來說:“當時情況不明,我們派德生同志去空軍,他是只身入虎穴,我們都為他捏了把汗,但結果還是我們勝利了。”
1973年8月,黨的十大在北京召開,李德生當選黨的副主席。十大后,毛澤東搞了一次除新疆、成都和昆明外的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李德生當時兼任北京軍區司令員職務,和沈陽軍區的陳錫聯對調。在軍委會議上,毛澤東對軍區司令員對調提出了具體意見,說到李德生在北京軍區工作時間并不算長時,他同李德生開玩笑說,“李家出了個李鐵梅,你就是‘李鐵梅’,你是陪綁的”。他還風趣地連說兩遍:“李德生活到九十九,上帝請你喝燒酒?!?/span>
李德生成為黨的領導人,無形中在江青一伙通往最高權力的道路上設立了一道屏障?!芭峙住敝?,“四人幫”把矛頭指向了李德生,搞所謂“放火燒荒”。在1974年9月間的一次會議上,“四人幫”誣蔑他為“大軍閥”、“大黨閥”。
李德生到沈陽后,由于江青等人的干擾,從1974年初到下半年整整半年,沒有任何黨內職務。直到毛澤東和周恩來直接過問,他才擔任了沈陽軍區黨委第一書記,但有職無權。在十屆二中全會上李德生辭去了黨中央副主席的職務。
1976年1月8日,周總理逝世。在“四人幫”的淫威下,外地政治局委員不能到北京參加吊唁。李德生在自己的住所掛上總理遺像,整整坐了一天,粒米未進。當年9月毛澤東逝世,李德生接到通知到北京參加治喪活動。粉碎“四人幫”后,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正式發文為李德生徹底平反,恢復名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