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崢嶸歲月 > 塘馬喋血七十年祭
塘馬喋血七十年祭
作者:史乃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9-01 瀏覽次數:8329
塘馬戰斗前羅忠毅(右)、廖海濤(左)合影
70多年前的塘馬之戰,是我新四軍抗擊日軍進攻的一場壯烈激戰,對新四軍堅持蘇南敵后斗爭,鞏固和發展茅山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兩千日軍突襲塘馬妄兇狂
1938年6月,陳毅率領新四軍挺進蘇南,與粟裕率領的先遣部隊一起,展開敵后游擊斗爭。經韋崗、新豐車站、延陵等戰斗,開辟了以茅山為中心的蘇南抗日根據地,為新四軍向東、向北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1939年,新四軍沖破國民黨頑固派設置的各種障礙,派出主力一部越滬寧鐵路進入丹北、路東地區,配合人民抗日武裝,向東直抵上海近郊,為向北發展作了充分準備。
1940年7月陳毅率領新四軍主力渡江北上,發展蘇中抗日根據地。堅持茅山地區的斗爭就落在羅忠毅、廖海濤同志的肩上。他倆堅決按指示,率領部隊馳騁蘇南疆場,一面與日寇開展艱苦卓絕的斗爭,一面又要對付國民黨頑固派的軍事進攻。在這種敵偽頑夾擊,兵力懸殊,腹背受敵的情勢下,羅、廖首長根據蘇皖區黨委決定,毅然率領主力部隊插入敵人力量薄弱的太(湖)滆(湖)、長(蕩湖)滆(湖)地區開展游擊戰爭,發展了新的抗日區域。1941年3月,中央軍委把堅持江南的部隊整編為新四軍第六師,同年4月,宣布了滬寧鐵路以南部隊整編為第十六旅,羅忠毅為旅長,廖海濤為政委。十六旅成立后決定揮師西返,5月回到溧陽地區,在黃金山一帶,四天之內遭到國民黨第四十師的三次進攻,十六旅英勇迎擊,三戰三捷,乘勝恢復了溧陽地區。并以此為基礎,繼續西進溧水,北返茅山,連克郭莊廟、延陵等28個據點。從而恢復了皖南事變前的局面。日偽軍不甘心失敗,從9月起集中強大兵力,對茅山、兩溧地區,分別進行大掃蕩,采取遠途奔襲的戰術,進行突然襲擊,企圖尋殲十六旅主力和領導機關。6日,敵偽軍偷襲駐守句容縣大壩棚子的江南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區公署,督察專員巫恒通同志在突圍中壯烈殉國。1941年11月28日拂曉,日寇調集南浦旅團步騎炮兵2000余人,偽軍800余人,分東北、西北、西南三路奔襲塘馬,突擊我十六旅旅部和蘇皖區黨政機關。
羅廖率部塘馬阻敵逞英豪
塘馬是有百十戶的村莊,坐落在溧陽縣西北約20公里處的丘陵地上。我蘇南黨政領導機關、后方醫院、被服廠、修理廠、教導隊以及前來集訓的部隊,都住在以塘馬村為中心的19個村莊上,總面積在20平方公里左右。
始料不及的戰斗一開始,羅忠毅旅長、廖海濤政委親自到塘馬村西頭祠堂前觀察。當他們發現日寇來勢兇猛,立即命令部隊阻擊,掩護旅部和蘇南黨政機關轉移。這時敵人瘋狂炮擊塘馬村頭,羅旅長冒著炮火,一面親自指揮部隊抗擊,一面帶領黨政機關通過村邊小橋,并囑咐參謀長王勝和組織科長王直,帶領機關向東撤退。敵人企圖攔阻,被我四十七團二營擊退,殺傷數十敵人。
領導機關撤出塘馬后,羅、廖首長立即率領旅特務連和四十八團二營轉移到塘馬東南之王家莊繼續抗擊敵人,掩護機關轉移。戰士們看到首長親臨指揮,個個斗志昂揚。但戰斗進行得十分激烈,炮彈的爆炸聲震耳欲聾。戰士們無所畏懼,越戰越強,敵人一次次進攻都被打退了。
當羅、廖首長發現敵人將對我包圍時,預示著更加激烈的戰斗即將來臨,為保存實力,減少損失,羅旅長要廖政委帶特務連先撤,自己指揮余下部隊繼續抗擊敵人。敵騎兵在炮兵掩護下,向我發起沖擊,羅旅長在敵逼近時,指揮部隊以密集火力打退敵人進攻。西邊進攻之敵剛被打退,東北方向之敵又向我攻擊。猛烈的炮擊過后,敵人開始沖鋒,采取了多路合擊、輪番進攻的戰術,不讓我軍有喘息機會。羅旅長一面指揮五連前去支援廖政委和特務連,一邊繼續觀察當前敵情。就在這時,一顆子彈擊中了他的頭部。這位為中國人民革命事業出生入死,征戰南北的勇士,在蘇南疆場上灑盡了最后一滴血。
羅旅長的犧牲,激起陣地上指戰員對日寇的滿腔仇恨,廖政委沉痛地號召干部戰士,堅決消滅敵人,為旅長報仇。這時東南方又出現了日軍,使王家莊陷入四面被圍的局面。面對多路進攻之敵,廖海濤政委鎮定自若,決定集中力量先將來勢最猛,進度最快的東南方向之敵打下去。當日寇接近時,我們的戰士早已怒火萬丈,牙齒咬得格格響,只聽得一聲令下,所有兵器一起開火,又一次打垮了敵人的沖鋒。片刻,日寇又重新糾集兵力,向我陣地沖來。我英勇的機槍手不幸中彈犧牲,失去了機槍火力的支援,優勢的敵人更瘋狂了。這時廖海濤兩眼冒火,袖子卷得老高,沖上去端起機槍,向敵群掃射過去,打得日軍紛紛潰退。在這次反沖擊中廖政委不幸腹部中彈,醫生趕來搶救,正要包扎時,敵騎兵又向我沖擊,廖政委用手捂住傷口,繼續指揮戰斗,并說:“不要管我,敵人騎兵來了,大家去戰斗!”終于將敵擊退。此時廖政委因失血過多,呼吸更加困難,吃力地說:“你們要拿起手中武器和敵人拼,保證領導機關安全轉移,天黑后,設法突圍到溧水找四十六團……”話未說完,就停止了呼吸。
陣地上傳來廖政委犧牲的噩耗,群情悲憤,決心要為首長報仇。當敵人再次發起沖擊時,四十八團二營和旅特務連的指戰員前赴后繼,一直戰斗到中午。最終因彈盡糧絕,王營長等人也壯烈犧牲了。這時,連排干部挺身而出,繼續指揮戰斗,勇武神威地突圍出來。
二王御敵成功突圍戴家橋
部隊撤到戴家橋,已是下午3時多了,這是一個只有十多戶人家的小村,東臨長蕩湖。此時旅部、蘇皖區黨政機關人員撤到長蕩湖西岸,已是無路可走了。參謀長王勝和組織科長王直針對敵情變化,果斷做出堅守戴家橋的決定。王參謀長對部隊動員說:“為了保護江南抗戰領導力量,我們要死守這里,決不讓敵人過河,只要堅持到天黑就是勝利。”
就在這時,他們發現有一二百人的隊伍,正緩緩地向我方走來,通信員和小鬼班長羅順章眼力好,發現來者頭戴鋼盔,步槍上插有刺刀,閃閃發光。他們異口同聲說:“是鬼子!”迅速向上報告,王參謀長命令:“堅決打,不準后退一步。”王科長動員說:“同志們,考驗的時刻到了,我們有刀槍的拿起刀槍,沒有的拿起扁擔、棍子,再沒有就用拳頭牙齒跟敵人拼。我們決不投降……為抗日、為革命犧牲是光榮的!”敵人追來,扔出的手榴彈不斷在我陣地開花,由于地形有利,我伏在河坎邊,炮彈不是落在河中,就是越頂而過,傷害不了我們。
當敵人占據河對岸的田埂,用炮和步機槍向我射擊,并用一部兵力向橋上沖來時,指導員陳浩指揮重機槍封鎖橋面,手榴彈、步機槍齊向對岸射擊。排長周得利親手將幾個鬼子打死在橋上,其余乖乖地退了下去。
敵人第一次攻擊失敗并不死心。一刻鐘后,一股敵人向東沿河走去,找到河面較窄、河水較淺處,想涉河而過,迂回我側翼。有的鬼子已開始蹚水,我們一陣手榴彈擲去,敵人留下幾具尸首,縮回去又亂打一陣,但無法過來。那時我們也有傷亡,彈藥也不多了。恰在此時,伏在溝底的茅山、句容警衛連的部分指戰員前來支援,大家信心更強了,相信再堅持一會,太陽下山就好了。
敵人也知道時間對他們越來越不利,只見對岸的日軍指揮官嚎叫著揮舞指揮刀,壓著日軍硬攻上來。小鬼班打得眼紅了,不少站立起來射擊,擲手榴彈,撂倒好幾個敵人,小鬼中有幾個犧牲了。
至此,在戴家橋的戰斗中,我四十八團二營和幾個連集中起來的小鬼班,連續打退了日軍三次進攻。敵人共出動近3000人,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兵器對付我軍五個連隊共500余人,激戰了三個小時,敵推進不到幾公里,且傷亡慘重,士氣大減,天色一黑,馱著尸體倉促龜縮到據點里。
這時熟悉地形道路的溧陽縣長陳傳生親自帶路,在王勝、王直帶領下,將黨政領導機關、四十七團二營1000余人,從日偽結合部的間隙中突圍出來,安全到達溧水黃金山地區,與四十六團會合。
塘馬之戰,新四軍將士,英勇頑強,重創日軍,取得了粉碎敵人企圖消滅十六旅旅部和蘇南黨政領導機關的陰謀,斃傷敵500余人。我270余位長眠于九泉之下的英烈殊死抗日浴血奮戰,為堅持蘇南抗日斗爭高奏了一曲壯懷激烈的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