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綿綿思念 > 共同做好研究宣傳新四軍這篇大文章——紀念葉飛同志百歲誕辰
共同做好研究宣傳新四軍這篇大文章——紀念葉飛同志百歲誕辰
作者:朱文泉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2014年第5期 日期:2014-07-21 瀏覽次數:8332
在葉飛同志誕辰一百周年的時候,我們特別懷念新四軍研究會的首任會長。他對新四軍懷有特殊的感情。1997年10月14日在南昌紀念新四軍成立60周年大會上講話時,他提出了“共同做好研究和宣傳新四軍這篇大文章”的使命。
葉飛
在葉飛同志誕辰一百周年的時候,我們特別懷念新四軍研究會的首任會長。他對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對新四軍懷有特殊的感情。1997年10月14日在南昌紀念新四軍成立60周年大會上講話時,他提出了“共同做好研究和宣傳新四軍這篇大文章”的使命。這充分顯示出他的遠見卓識和歷史責任感。
抗日戰爭時期,葉飛在華中敵后戰場叱咤風云,屢建功勛。他任新四軍第六團團長,曾率部突破國民黨的限制,挺進蘇南東路地區,首戰黃土塘,炸滸墅關車站,揮兵上海近郊虹橋機場;北渡長江后,率部緊急支援半塔保衛戰,指揮郭村保衛戰,鏖戰黃橋殲韓頑;率部粉碎日偽軍的掃蕩、清鄉,他是車橋戰役的前線指揮員,是蘇浙軍區副司令員,參與領導建立蘇浙敵后新區和指揮浙西天目山第三次反頑自衛戰,為創建發展華中抗日根據地,奪取華中抗戰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葉飛同志是唯一一位由海外歸國的高級將領,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最年輕的開國上將之一。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任紅軍閩東獨立師師長、師政治委員,參加了南方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曾任華東野戰軍縱隊司令員,第三野戰軍兵團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曾任福建軍區司令員、中共福建省委第一書記、福建省省長,中共中央華東局書記處書記,南京軍區副司令員兼福建省軍區司令員、第一政治委員,福州軍區司令員、第一政治委員,國家交通部部長,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員、第一政治委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
德高望重的第一任會長。葉飛晩年以80高齡出任中國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第一任會長。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從1980年4月成立后的14年多的時間內,由于種種原因,會長這個位置一直空缺,這不利于新四軍研究會工作的廣泛開展和研究會的健康持續發展。應廣大新四軍老戰士的推薦和邀請,1994年葉飛擔負這一重任,成為新四軍研究會的掌舵人,使新四軍研究會有了一個完整的領導班子。葉飛擔任新四軍研究會會長,是眾望所歸。首先他是南方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和全國解放戰爭全過程的參加者,是新四軍歷史的親歷者和見證人;其次他在這三場戰爭中,都是我軍戰功卓著的高級指揮員,新中國成立后又擔任了國家領導人,有很高的威望;再次,他主持編纂了《南方三年游擊戰爭》《新四軍》這兩部歷史資料叢書,對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的歷史有全面的了解、深入的研究、正確的把握。葉飛同志擔任會長以后,對研究和宣傳新四軍作出了一系列的指示,做了一系列的工作。他確定要編纂《新四軍的組建與發展》《華中抗日根據地史》等四部專著;他倡議創辦宣傳新四軍的刊物,并為刊物定名《鐵軍》,為《鐵軍》題寫了刊名,要求刊物辦出自己的特色,辦得使老同志和年輕人都愛看;他是中國新四軍研究會拍攝的第一部文獻紀錄片《鐵的新四軍》的總顧問。他要求電視片全面、系統、不能漏掉哪個游擊區,更不能漏掉哪一個師。電視片要宣傳黨的正確路線,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從而對新四軍研究會的工作指明方向,使新四軍研究會各項活動步上正規,使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的研究和宣傳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葉飛老會長倡導要大力研究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的歷史。1996年6月在各新四軍研究會會長碰頭會上,葉飛說,新四軍及其根據地的歷史很值得研究,更應該很好地宣傳。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的歷史,是中國抗日戰爭史和中國共產黨革命史的一部分。由于新四軍的組成和所處環境等的特殊性,華中抗日根據地所處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在抗日反頑斗爭和根據地建沒中積累了豐富的斗爭經驗,這些都值得研究和宣傳。沒有新四軍抗日反頑斗爭的勝利,就不可能建立華中抗日根據地,這就是毛澤東說的“槍桿子里面出政權”;沒有華中抗日根據地的開辟和發展,新四軍就沒有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撐,這就是劉少奇說的根據地是新四軍的“家”。葉飛指出:一是華中是平原水網地區,交通特別發達,沒有大山,這里又是敵人的心臟地區,新四軍能夠在這里打游擊,建立根據地,不僅能生存,而且能發展,跟八路軍在華北抗戰不同,這很不容易;二是新四軍和八路軍不一樣,八路軍是由長征到達陜北的紅軍主力改編的,而新四軍則是由紅軍主力長征后,留在南方堅持游擊戰爭的游擊隊改編的,力量較小,武器裝備較簡陋,所以不能打像八路軍打平型關那樣的大仗,只能打小仗,積小勝為大勝;三是新四軍反頑與八路軍也不一樣,華北淪陷時,國民黨部隊全撤走了,八路軍在華北反頑,主要打的不是國民黨軍主力;而在華中淪陷時,國民黨留下大量正規軍,新四軍要對付的,多是頑固派的正規部隊。那時,新四軍如果不解決反頑這個問題,就不能生存,不能發展。因為頑固派不讓我們抗日,反頑是頑固派逼出來的,反頑是為了抗日。把這些問題研究透了,就能理直氣壯地回答那些所謂新四軍“游而不擊”等謊言。
葉飛老會長提出要全面系統研究新四軍。1996年6月葉飛在各省市新四軍研究會負責人座談會上提出:“研究新四軍的歷史,不能不研究三年游擊戰爭。”他在接見福建省新四軍研究會的同志時說:“研究新四軍要從三年游擊戰爭開始,并延伸到解放戰爭,才能弄清新四軍的來龍去脈。”他說:“新四軍就是因為是堅持南方三年游擊戰爭的紅軍游擊隊編成的,有游擊戰爭的經驗,所以能夠在大江南北建立根據地,進行游擊戰爭,這是很值得我們研究的。”關于新四軍與解放戰爭的關系,葉飛說:“在解放戰爭中,新四軍成為華東野戰軍、第三野戰軍,擔任了重要任務。”“開始時,蔣介石輕視新四軍,以為新四軍是游擊隊,可以消滅。在淮海戰役中,第三野戰軍消滅了國民黨主力三個半兵團,把國民黨的主力都消滅了,這樣蔣介石就垮臺了。所以,要研究新四軍的歷史,還要研究解放戰爭的歷史。”葉飛老會長這個見解是很正確的,南方紅軍游擊隊、新四軍、第三野戰軍的優良作風、戰斗精神是一脈相承的,我們將組織“南方紅軍游擊隊與新四軍”的學術研討會,正是為了探討兩者傳承和發揚的問題。
葉飛老會長強調研究歷史要服務現實。1997年10月,在南昌舉行的新四軍成立60周年紀念大會上,葉飛號召:“現在我們研究總結在戰爭年代、革命年代走過的道路,就是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要承前啟后。”“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新四軍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把它作為教育下一代的精神武器,力爭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多年來,我們正努力這樣做。我們組織了“新四軍鐵軍精神”的大討論,在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新征途中同樣要弘揚鐵軍精神;組織了華中抗日根據地政權建設的學術研討會,探討在新形勢下如何改善和加強政權建設的問題;組織了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廉政建設學術研討會,總結我黨歷史上反腐倡廉的歷史經驗,以作今天我黨開展反腐倡廉活動的借鑒。
葉飛老會長提倡學術問題可以自由討論。他多次講到,對歷史問題有不同的意見,不強求一致,但都要有根據。寫歷史,要反復考證,不能道聽途說,人云亦云,最后讓歷史作結論。這是科學的態度,歷史的態度。我們的《鐵軍》雜志可以發表不同意見的文章。1998年11月12日,為紀念劉少奇同志誕辰100周年,中國新四軍研究會在南京召開“劉少奇同志在華中”學術座談會,葉飛在會上發表長篇講話,就劉少奇、項英的評價闡明了自己的觀點,得到與會同志的一致贊同。
葉飛老會長明確了中國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與各省市區新四軍研究會的關系。葉飛擔任會長以后,首先明確了中國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與各省市自治區新四軍歷史研究會之間,沒有隸屬關系,是各自獨立的研究組織。他說,中國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不是總會,如果叫總會,這個會長我就擔當不起了。中國新四軍研究會與各省市區新四軍研究會之間是平等的,可以有橫向的聯系,互助合作的關系,中國新四軍研究會可以起個聯絡協調的作用。各省、市、區新四軍研究會要依靠各省市委、政府領導,爭取他們重視和支持,這樣才能做好工作,解決問題。希望中國新四軍研究會能主動地、熱情地和全國各地新四軍歷史研究會搞好團結,共同努力把研究會搞得更好,使研究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績。從葉飛擔任會長后,新四軍研究會的隊伍擴大了,各新四軍研究會相互之間的關系更密切了,研究會的各項工作更活躍了。
葉飛老會長指出研究新四軍、宣傳新四軍將是長期的、光榮的重要任務。自葉飛第一任會長之后,第二任會長彭沖、第三任會長周克玉,在研究和宣傳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豐碩成果,但還不能說我們的工作做得差不多了。這是因為傳承新四軍的優良傳統和鐵軍精神這一任務是長期的,就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的史料收集和整理工作還遠遠沒有完成,對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的研究工作還有待繼續深入和拓展。
“共同做好研究和宣傳新四軍這篇大文章”,這是葉飛老會長對我們的要求。我們沒有辜負老會長的期望,在老會長打下的堅實基礎上,我們正在努力做“這篇大文章”。我們編寫出版了《新四軍的組建與發展》《華中抗日根據地史》《新四軍在華中》,編寫了《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人物辭典》這些基礎性的著作;還編輯出版了《鐵軍精神研究》《華中抗日根據地政權建設研究》《廉政之鑒》《新四軍將領論抗日游擊戰爭》,正在撰寫《新四軍對日作戰研究》等著作;還注重把研究成果向文化宣傳的轉化工作,在新四軍成立60周年之際,拍攝了六集大型文獻記錄片《鐵的新四軍》;在新四軍成立70周年之際,在北京軍事博物館等地舉辦了《鐵的新四軍大型圖片展》;創作的《鐵軍組歌》在北京國家大劇院公演。我們編輯出版了《鐵軍》雜志,從內刊到公開出版,從雙月刊到月刊,又從月刊到半月刊。為了做好“這篇大文章”,經過廣泛征求意見,我在第五屆第二次常務理事會上作出決定,編纂《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歷史研究全書》,擬訂了長期規劃,在10年內編纂200本有關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的書。讓我們大家共同來做好“這篇大文章”,為服務中國夢作貢獻,也是以實際行動對葉飛老會長最好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