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老兵親述 > 我送1500余人 參加主力打鬼子
我送1500余人 參加主力打鬼子
作者:吳明政(口述)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2014年第5期 日期:2014-07-18 瀏覽次數:8327
吳明政,1924 年9 月27 日出生于江蘇阜寧,1940 年10 月參加革命工作,當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戰期間歷任區委組織科長、區委書記、縣委武裝部長等職,解放后任南通地委副書記、副專員,鎮江市委副書記、市政協主席等職。1987年底離休。
1940年上半年,根據毛澤東主席和中共中央指示,新四軍北上向蘇北發展,八路軍一一五師黃克誠部南下蘇北。10月10日,阜寧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宋乃德任縣長。為了發展抗日力量,鞏固紅色政權,縣抗日民主政府舉辦了青年培訓班,我報名參加了,當時剛過17歲生日。在培訓班,我遇到初中的一個同學,后來又遇到姐夫(姐夫已經是地下黨員,這是我后來才知道的)。
進入培訓班的當月,我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預備期三個月)。當時入黨還是保密的,秘密黨支部給我們十幾個新發展的黨員集中上了一次黨課,主要講黨的性質、宗旨,講如何發展新黨員,如何在新區建立黨的秘密組織。
培訓班的主要內容是教學員們怎樣做群眾工作,如怎樣發動群眾,如何進行減租減息,如何組織青年救國會、婦女救國會等。就拿減租減息來說,當時佃農租種地主的土地,按五五交租,即每年將地里收成的一半上交給地主。減租就是將原先的五五交租比例改為四六,即地主占四成,佃農占六成,而且規定種子由地主方出。減息就是凡是借地主的高利貸,把過高的利息減下來。這樣做,既照顧到了地主的利益,對他們的租息只是相對減少一些,而不是加以剝奪,他們雖然心里并不情愿,但還是能夠接受的;而對廣大貧雇農來說,則收支有了很大改觀,收入明顯增加,利息支出有所減少,生活也就有了一定改善,因此深得貧雇農的擁護。
1941年夏,日軍對鹽阜地區進行大掃蕩。為了應對殘酷的斗爭,蘇北區黨委(鹽阜、淮海兩區合并)成立,新四軍三師黃克誠師長任蘇北區黨委書記。當時阜寧分成阜寧、阜東兩個縣。為了加強領導,精減機構,撤銷了鄉一級組織,縣直接領導區,區直接領導村。我開始在阜寧縣五區當組織科長,后來調到射陽縣六區任組織科長,后又任區委書記。一次,一個村子老百姓的兩條牛被附近據點的偽軍搶走。當天夜里,我們組織區隊武裝潛入據點將牛搶了回來,保護了群眾利益。一次,我們從內部情報獲悉,日軍一艘汽艇要通過串場河,我們組織區隊武裝事先設伏,打死了汽艇上的兩名日軍,區隊人員無一傷亡。還有一次,我們獲悉偽軍孫良誠部的一條軍需船到縣里領軍需,返回時我們打了一個伏擊,軍需官和傳令兵被俘,繳獲了一船物資。在反掃蕩斗爭中,六區涌現出了對敵斗爭英雄曹鐵匠,六區也被評為鹽阜區對敵斗爭模范區。
在抗戰期間,我們做地方工作的另一項主要任務,就是向主力部隊輸送兵員。在射陽六區工作期間,經我手就送五六百人參加了新四軍,我們區隊武裝也上升為主力編入三師特務團。后來我擔任縣委武裝部長兼縣民兵總隊長,1945年下半年,我們縣就組織1000余人參加了新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