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余珍娣:子弟兵的好母親
余珍娣:子弟兵的好母親
作者:華再清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6-30 瀏覽次數:8330
一位普通戰士母親的事跡感人至深。多年來,余珍娣在家鄉種好責任田,支持兒子在部隊安心工作,身站田埂、熱愛國防的先進事跡廣為流傳,她被部隊評為“戰士的好母親”,被常州市提名為“常州市熱愛國防的新女性”。
八一前夕,余珍娣正在向子弟兵寄慰問信
當南京軍區襄陽特功團政委任尚堤將一塊寫有“戰士的好母親”的匾額,親手送到戰士華國棟的母親余珍娣的面前時,“光榮媽媽”激動得熱淚盈眶。
她是江蘇省常州武進區湟里鎮武宜村的一位普通農村婦女,二十多年前,當農村出現“征兵難”時,她毅然將獨生子送到軍營。在她的帶領下,原東安鎮掀起了“參軍熱”,成為常州市征兵工作先進單位。
兒子參軍不久,母親盼來了第一封“軍信”,“媽媽,我上部隊,你更辛苦了,因為我在家時挑擔、鋤地等種田的重活不需要你干。可現在爸爸和姐姐要教書,你一人在家里要種好五畝多地,我真擔心你的身體吃不消。媽,種不下的話,您就向村干部提出來,推掉一點算了……”看完信后,媽媽趕緊回信:“東兒,只要你在部隊好好干,媽媽再苦再累也是甜。田嘛,農民不種地,解放軍哪來糧食吃呢?你不必擔心媽媽……”果然,她不光種好了自家責任田,相反還把年老體弱的婆婆和剛出嫁的小姑的二畝責任田也接了過來,她三年間共交糧二萬余斤。一個婦道人家,要種好7畝8分多地,每年水稻收割后,還種一茬四季青草坪,以增加經濟收入,這中間的艱辛只有她知道。這不,兒子參軍期間,家里蓋起了三層高樓,卻不料鬧了個笑話,兒子探親摸錯了大門!兒子看看新樓房,再看看消瘦的母親,不由得激動地對媽媽說:“媽媽,我一定在部隊好好干,不辜負您的希望。”不久,兒子在部隊被評為“國防勇士”。
每逢八一,她知道這是部隊最隆重的節日,總要早早向兒子所在連隊寄上300元錢,作為戰士們的節日加餐費。在今天看來,300元錢不算啥,但在八十年代300元可不少了。雖然首長一次又一次將錢如數退回,但余珍娣還是一次又一次寄去。最后首長盛情難卻,只得收下。夏天,她牽掛戰士們夜間訓練被蚊蟲咬傷,寄去風油精、清涼油;冬天,她生怕戰士們手腳長凍瘡,又寄去了凍瘡膏、護膚霜。春去秋來,鞋墊手套,她一寄總是81份,這“81”數字中滲透了余珍娣對部隊的愛和戰士的情。每年春節前夕,她總要去部隊看望戰士,帶上自家責任田里種的花生、瓜子,加上自己做的年糕、粽子,大包小包,挑上一擔上部隊,給戰士們分享。叫她媽媽的不只是兒子華國棟,一聲聲親妮的“媽媽!媽媽!”是全連戰士的心聲。
兒子退伍那年的“八一”,她與丈夫、女兒自編自演了一臺具有濃郁家鄉風味的文娛節目,去部隊慰問演出,《在希望的田野上》《我愛家鄉山和水》《我是一個兵》,一個個節目都安撫著戰士們的心,特別是當余珍娣與兒子華國棟對唱的一曲《兩地書,母子情》時,激動了全連戰士們。團長江俊上前握著余珍娣的手感激地說:“你真不愧是理解軍人的好母親。”
現在兒子雖然退伍了,但余珍娣關心國防的熱情不退。為了使軍人在部隊安心工作,余珍娣與丈夫一道在家鄉成立了江蘇省首家“軍屬聯誼會”,專門為烈軍屬排憂解難,讓軍屬自強自立,互相幫助。武宜村第l7村民小組郭巧娣的兒子去當兵后,使原來并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貧困。余珍娣了解這一情況后,立即上門溝通,并手把手地教郭巧娣種草坪,使郭巧娣擺脫了貧困。安北村許水剛去海南島參軍后,其母始終不放心,整日在家瞎猜想,心驚肉跳怕打仗,結果生病躺在床。當余珍娣了解這一情況后,立即趕到許家,頭靠頭地做許母的思想工作,將自己兒子去部隊后的親身經歷講給許永剛的母親聽,將心比心,打消了許母的顧慮。安北村軍屬董偉軍家,3.8畝麥子成熟在田里,突然刮起了陣風,眼看就要下雨。怎么辦?董大伯急得在田埂上直跺腳。余珍娣了解情況后,帶領軍屬聯誼會人員火速支援,終于在雨前搶收完畢。戰士萬錫軍在部隊干了八年,一心撲在工作上,疏忽了個人問題,28歲尚未談戀愛。看到同齡人都抱上小孩了,心急如焚地來信請余珍娣幫助物色對象。這時正巧的有一個叫巢紅霞的姑娘也來信請余珍娣物色一個軍人作為終身伴侶。巢紅霞來信說:“小時候的理想是參軍,長大后卻未能實現,現在的理想是當一名軍嫂,終生為軍人服務”。在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里,經過余珍娣這位特殊“紅娘”的牽線,兩位有情人喜結鴛鴦。
自軍屬聯誼會成立后,已為30多家烈、軍屬及20多名戰士解決了這樣和那樣的具體問題,受到了廣大烈、軍屬的贊揚和歡迎。
一位普通戰士母親的事跡感動了時任南京軍區司令員向守志上將,1990年3月,將軍給她寫來了親筆表揚信。司令員在信中說:“您對中國共產黨、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忠心擁護和愛戴,是值得大家學習的,我和南京軍區全體指戰員向您表示崇高敬意!”
她的家庭是一個不尋常的家庭,被評為常州市“資源杯”和諧文明標兵家庭“常州市雙擁標兵之家”。這些榮譽的取得,主要歸功于好當家余珍娣。
多年來,余珍娣在家鄉種好責任田,支持兒子在部隊安心工作,身站田埂、熱愛國防的先進事跡廣為流傳,她被部隊評為“戰士的好母親”,被常州市提名為“常州市熱愛國防的新女性”。目前,余珍娣雖已年過花甲,但熱愛國防之心依然年輕,她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向黃土地、向國防事業奉獻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