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綿綿思念 > 陳伯伯教誨為我引路導航
陳伯伯教誨為我引路導航
作者:袁振威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6-11 瀏覽次數:8332
陳毅伯伯、張茜阿姨和我父親袁國平、母親邱一涵是最親密的戰友,他們常把對我父母的感情傾注在對我的關愛上。他們雖然早已離開我們,但他們的教誨卻一直響徹在耳邊,為我引路導航,他們的關愛永遠溫暖著我的心。
袁國平與陳毅(左)在一起
2011年8月26日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陳毅伯伯誕辰110周年紀念日,我們滿懷深情地紀念這位功垂千古的一代偉人,心中感到無比激動!
每每提到陳毅伯伯,大家都感到十分親切,因為他在漫長的革命生涯中,與江蘇結下了不解之緣:從1938年6月陳毅伯伯率新四軍第一支隊主力挺進江南敵后,開創以茅山為中心的蘇南抗日根據地起,到1949年4月參與指揮渡江戰役,解放南京,宣告蔣家王朝的徹底覆滅,在江蘇這塊熱土上活動了十多年。在整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包括江蘇在內的大江南北,處處留下陳毅伯伯匆匆的腳印、響亮的聲音、輝煌的戰績和感人的故事。
我們的父母和陳毅伯伯一起,在中國工農紅軍游擊隊、新四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中工作并戰斗在華東地區,經歷了血雨腥風的抗日反頑,氣勢恢宏的解放戰爭,飽嘗了革命的艱苦,取得了新中國建立的偉大勝利。他們親眼看到,也親身經歷了陳毅伯伯等老前輩們如何歷盡千辛萬苦,把南方八省游擊健兒組建成新四軍,經過十年南征北戰,培養成馳騁華東疆場,英勇頑強,所向披靡,令日頑聞風喪膽的數十萬野戰大軍,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作為新四軍后代,我們為陳毅伯伯的赫赫戰績而倍感驕傲!
長期以來,人們總是習慣地稱陳毅伯伯為“陳老總”,連今天的年輕人也都知道這平淡而親昵的稱呼,反映了人們對他的景仰、尊重。人們之所以這樣稱呼他,是因為他既是叱咤風云的元帥,又是為人民服務的普通一兵,受人民尊敬,又為人民所深愛,為我們后代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陳毅伯伯來自人民,最懂得群眾的重要。他在著名的《贛南游擊詞》中寫道:“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親父母,我是斗爭好兒郎,革命強中強。”在革命的各個時期里,他總是與人民群眾保持著血肉聯系,建立了魚水深情,從而取得了革命斗爭的勝利,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教育我們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陳毅伯伯有著鋼鐵般的堅強意志,即使在九死一生的困境中,仍能視死如歸,保持著強烈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必勝的信念。他在燴炙人口的《梅嶺三章》中豪邁地說:“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后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教育我們要勇于克服困難,戰勝敵人。
陳毅伯伯一生剛直不阿。無論在烽火彌漫的戰爭年代,還是在驚心動魄的黨內斗爭中,他總是泰山壓頂不彎腰,大義凜然、疾惡如仇。“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這便是他品格生動的寫照。他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對形形色色的腐敗最為深惡痛絕!他寫出“手莫伸,伸手必被捉。黨與人民在監督,萬目睽睽誰逃脫”的詩句告誡干部和后人,用“歷覽古今多少事,成由謙遜敗由奢”來自律自己,也為我們的成長留下了座右銘。
陳毅伯伯對子女和后代一貫備加愛護,又嚴格要求,曾一再說:“勿學紈绔兒,變成百癡聾,少年當切戒,阿飛客里空,身體要健壯,品德要謙恭。”他的《示丹淮,并告昊蘇、小魯、小珊》和《示兒女》等詩作,不僅是對自己的兒女,也是對有志于繼承先輩革命事業的子孫后代的殷殷囑托,勉勵他們好好學文化,學馬列,學技術。他殷切地希望我們盡快成才,繼承革命的優良傳統,為黨的事業努力奮斗。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1963年我在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學習時,他在全院大會上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你們要發奮學習,要盡快搞出兩彈一箭!國家需要兩彈一箭,軍隊需要兩彈一箭,我陳毅也需要兩彈一箭。有了兩彈一箭,我腰桿就硬了,我這個外交部長就好當了。”這極大地激發了大家的學習熱情,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以自己光輝的一生實踐了“人民培養汝,一切為人民,革命重堅定,永作座右銘”的誓言,為世人,也為后代留下了不朽的豐碑。
陳毅伯伯、張茜阿姨和我父親袁國平、母親邱一涵是最親密的戰友,他們常把對我父母的感情傾注在對我的關愛上。陳毅伯伯曾對我說:“你爸爸才華橫溢,是新四軍的三大才子之一。紅軍時期就編寫劇本,創作歌曲、詩詞,他常常騎在馬上打腹稿,下馬就是一篇好文章;在長征中只有他用原韻和了毛主席的長征詩;在新四軍他主持創作了新四軍軍歌,還創作了《別了,三年的皖南》的東進歌,寫了很多好文章。他是有名的宣傳鼓動家,很會做政治工作,我們有很好的友誼。”張茜阿姨則對我說:“你父母都不在了,我們跟他們一樣,就是你的父母,我們的家就是你的家。”陳伯伯、張阿姨雖然早已離開我們,和我的父母相會在天國,但他們的教誨卻一直響徹在耳邊,為我引路導航,他們的關愛永遠溫暖著我的心。
我們新四軍的后代肩負著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歷史重任,在不斷深化改革的新歷史時期,在黨的90華誕的喜慶日子里,我們決心以陳毅伯伯為榜樣,學習他的優秀品質,牢記歷史使命,誓將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開創的宏偉事業進行到底!
陳毅伯伯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