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將帥傳奇 > “活地圖”李達
“活地圖”李達
作者:吳東峰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5-23 瀏覽次數:8330
李達將軍,大高個,棗紅臉,肥耳垂肩,慈祥可人。將軍性溫和,臨大事而不惑,罹大難而不畏,極少動怒。凡遇不遂心事,只輕言三字:“亂彈琴!”
李達將軍長菩薩臉,有菩薩心,紅軍時期,即有“活菩薩”名稱善軍中。
李達將軍擔任各級參謀長達30年??谷諔馉幤陂g著名的神頭嶺戰斗、白晉戰役、百團大戰、安陽戰役等,解放戰爭期間著名的邯鄲戰役、上黨戰役、定陶戰役、魯西南戰役以及渡江戰役等,將軍無役不與。
劉伯承元帥謂李達將軍是“稱職的好參謀長”。陳毅元帥謂李達將軍是“抱著電話機睡覺的參謀長”。李達將軍自謂是“站在首長陰影里面的參謀”。
李達將軍謂參謀人員:要做到“四勤”,即腿勤、筆勤、眼勤、腦勤。又謂:要做到“膽大包天”、“心細如發”、“守口如瓶”。
李達將軍記憶超人,尤善記人名,凡見面一次,即能記住其姓名,數年不忘??谷諔馉帟r期,八路軍一二九師辦輪訓隊。開學時,將軍到隊按名冊唱名一次。半月后輪訓隊結業,百余人集合,將軍站臺前,見人唱名無一差錯也。
李達將軍指揮作戰,十分重視運用地圖。紅軍時期,部隊克湖南大庸城。李達將軍見有石印局,即派人翻印二十萬分之一的地圖,下發部隊??谷諔馉帟r期,將軍親自組織制圖人員,并派出一個偵察排配合,北起九里關、南至漳河畔,運用簡易測繪法實地丈量,將該地區村莊、人口、水源、資源等作了標記,徹底弄清了晉東南、太行山和晉冀魯豫接合部之地形,使原來的地圖更加完善。后又指導制圖股完成了《最新華北明細圖》,繪制了分層設色的《太行軍區形勢圖》。
畢節,黔西重鎮,地處云貴交界,為國民黨和地方軍閥兩不管地區。1935年,紅軍二、六軍團入黔,移師畢節,欲建根據地。任弼時問計于李達,李達展地圖細察,力阻之。將軍曰:一、畢節地勢,雄視云南,云南不會不管;二、畢節公路,四通八達,蔣介石調兵方便,也不會不管。果如所言,不出十日,云南孫渡、湖南陶廣和貴州部隊,相繼進軍畢節。二、六軍團急跳出畢節,西行而去。任弼時嘆曰:“李達有先見之明?!?/span>
1942年夏,李達將軍帶工作組至二分區檢查工作,途中遇日偽軍掃蕩,深夜轉移。至一十字路口處,偵察參謀不辨方向。李達將軍策馬于十字路口來回,指一棵大槐樹方向,斷然曰:“走這條路。”率工作組從敵人間隙中穿插,遂得脫險。事后,有人問李達奧秘,李達取地圖告之:“你看,這個符號是一棵獨立樹,這就是我們要走的那條路?!鄙w將軍已將地圖爛熟于心也。
1947年夏,晉冀魯豫野戰軍進軍大別山,途經黃泛區,李達將軍率參謀先行設營。劉鄧首長隨后跟進。宿營地設畢,仍不見劉鄧蹤影。將軍即囑某參謀,越某山,過某河,至某莊,接劉鄧首長。參謀急行,果如是。劉伯承問李達,如何知我們迷路于某莊?將軍答,某莊于地圖上有重名,一東一西,以此斷之。劉伯承贊曰:“李達是活地圖!”鄧小平曰:“李達這一手真了不起!”
抗日戰爭時期某日,一二九師司令部某參謀于一份戰斗報告中誤將太行山區的“來遠”寫為晉察冀的“淶源”。劉伯承于筆誤處畫一條粗紅杠,退李達。李達即組織召集開會,曰:“這是一只眼睛的人(指劉伯承司令員)看出來的。為什么我們這么多兩只眼睛的人都沒看出來?”
陶漢章將軍言:紅二方面軍長征過草地時,官兵多得“雞婆眼”(夜盲癥)。李達參謀長下令每個連隊發一百塊大洋,規定每人每天吃羊肝二兩、羊肉四兩、麥面一斤。約半月,“雞婆眼”均治愈。
李達將軍處事謹慎細致,辦事任勞任怨。
楊國宇將軍1947年12月10日日記載:“李達參謀長找我說:今天按前天分的路走,保密。我同鄧政委,李副司令向南,劉司令向北,怎么走,劉司令知道。掩護你們的是一縱,一縱首長知道——帶這么多電臺,沒有事不要發報。敵情你知道(其實不知道),都在柴君武那里,柴清楚(按:即柴成文,當時是情報處長)。從今天起,直屬隊后方(按:指隨劉行動的后方指揮所)前后都是一縱隊,你們在中間,宿營時你們也在中間。每天到哪里,師長(按:即劉)會告訴你。最后一句:劉鄧分開行動,要保密!保密!”楊將軍曰:“鄧小平要求極嚴,但從未見他批評過李達,劉伯承要求極高,但對李達最放手。”
陶漢章將軍告余,1935年長征之前,他正在前線打仗,忽接二軍團司令部命令:速回司令部。他急回,無事。屢次問李達參謀長:“我一沒有打過敗仗,二沒有犯錯誤,為什么調我回來?”李達皆“悶”著,不言。1974年,陶漢章將軍隨李達將軍出訪非洲,途經巴基斯坦卡拉奇小住,李達方道出緣由:其時,李達認為陶年輕,有文化,將來可大用,為避免過早消耗(犧牲)掉,故請示任弼時政委同意將其調離前線。陶漢章將軍言此感慨曰:“李達雖不善于發言,卻善于不發言?!?/span>
李達將軍教練射擊,常援引劉帥“與其有百發一中的兵百名,不如有一發一中的兵一名”言,曰:“什么叫一以當百,這彈不虛發本身就是‘一以當百’的大事情?!?/span>
新中國成立后,李達將軍外出必帶“老三樣”:地圖、指北針、放大鏡。凡地形地物地貌,察之甚詳。至黑龍江問,為什么地圖上有第二個松花江?至廣東問,“五嶺逶迤騰細浪”的“五嶺”是哪五嶺?至云南問,“史迪威公路”在哪里?李達將軍80歲高齡,仍能對全國2000多個縣名背誦如流。
某日,李達將軍由湛江乘飛機往昆明,途中遇雷雨區,飛機繞行。機長囑隨行人員:“莫驚動首長?!睂④娬]目養神,忽問:“為什么總向北飛?”隨從人員方如實報告。
李達將軍乘車,必坐前排,蓋戰爭年代任參謀長便于觀察地形之習慣也。
“文革”之初,李達將軍被非法關押四年之久。入獄之時,造反派捆其手,蒙其眼,押其上車,并于北京城兜了幾個圈子,再進秦城監獄。不料,李達將軍下車即問:“為什么送我到秦城監獄?”造反派無不驚訝,亦不得不服其判斷方位之能力。
林彪事件后,某日。毛澤東遇李達,問:“你是怎么坐的牢,又怎么出來了?”李達答:“我是糊里糊涂進去的,又糊里糊涂出來?!泵珴蓶|曰:“李達不糊涂。”
1972年,李達將軍出任副總參謀長。將軍上任伊始,即親自組織舉辦了一期“全軍教導隊長集訓”,副總參謀長何正文任隊長,原總參軍訓部副部長孫毅任總教練。集訓期間,大軍區干部當連長,軍級干部當排長,師級干部當戰士,吃連隊伙食,過士兵生活。有人對此有微詞,李達將軍引經據典曰:“劉帥說,帶兵人要夏不揮扇,雨不張傘。孫子幾千年前也說過,士兵沒有進帳篷,將帥不要進;士兵沒吃飯,將帥不要吃。拿破侖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說,沒過過士兵生活的將軍當不好將軍?!甭務哂∠髽O深刻。
崔建功將軍言,李達將軍復出后,組織全軍展開“三打”、“三防”訓練活動,各部隊上下遍吹打坦克之風。1974年,李達將軍至河南臨汝視察,見部隊組織用炸藥包打坦克,即召領導止之,曰:“現在武器發展了,坦克裝甲加厚,炸藥包只能起到推它一下的作用,不能再宣傳這種打法了?!庇腥烁胬钸_,這是某某領導倡導的,將軍曰:“這樣提倡是要害人的,一切要從戰爭實際出發。”將軍由此被扣上“反對人民戰爭”的帽子。
李達將軍,本名李德三,陜西眉縣橫渠鄉人(原屬西安,今屬寶雞)。1926年考入甘肅平涼國民軍第二軍官學校。畢業后,于馮玉祥部先后任排長、連長和少校參謀。1931年12月,參加著名的寧都起義。新中國成立后雖歷經磨難,仍追隨共產黨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