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新四軍小知識 > No.22 “挺縱”北上
No.22 “挺縱”北上
蘇南淪陷后,長江以南、滬寧鐵路以北、錫澄公路以西地區,包括揚中全部、丹陽、丹徒、武進、江陰、無錫等縣的抗日救亡運動風起云涌,一些進步青年、愛國人土和大革命時期的共產黨員紛紛組織抗日游擊武裝,其中建立最早、實力最強、影響最大的是管文蔚領導的丹陽抗日自衛總團。1938年7月,應管文蔚的請求,陳毅派第一支隊政治部主任劉炎到總團視察,并授予管部“丹陽游擊縱隊”番號。為了切實加強丹陽游擊縱隊的建設,1938年9月,陳毅派劉炎帶領郭猛、張震東等20余名團、營級干部到管部工作,并宣布將丹陽游擊縱隊整編為新四軍挺進縱隊(對外稱江南抗日義勇軍挺進縱隊,簡稱“挺縱”),管文蔚為司令員,郭猛為政治部主任,張震東為參謀長。挺進縱隊原直轄的三個大隊擴編為三個相當于團建制的支隊。10月,新四軍軍部和第一支隊的賀敏學、龍樹林、吉洛、魏天祿、陳時夫、鮑志椿等十余名軍政干部陸續到達“挺縱”。同時,“挺縱”分批抽調干部前往軍部和第一支隊培訓。1939年4月,“挺縱”進駐揚中,打通了蘇南與蘇北之間一條便捷的通道。此前,“挺縱”已控制了長江邊的大港、大路和運河的重要渡口新豐鎮。這就為新四軍渡江北上架起了一塊理想的跳板。